“房產證讓我們盼了好久,沒想到今天終于得到了解決?!睍r隔十二年,在江門恩平市綜治中心,某小區600多戶業主終于拿到“大紅本”。這背后,是綜治中心提級管理、迎難而上,是法官釋法析理,鎮街厘清問題脈絡,調解員情感疏導破心結,律師提供法律咨詢,共同促成的結果。
近年來,江門持續深化“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建設,縱深推進縣、鎮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提檔升級,引導人民群眾遇到問題、有矛盾糾紛就到綜治中心“找個說法”,確保讓群眾解決矛盾糾紛“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在綜治中心“辦得了事、辦得成事”,不斷賦予“楓橋經驗”新時代內涵,全面提升江門市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強陣地:群眾訴求“終點站”
什么是綜治中心?生活中遇到矛盾糾紛、鄰里爭執,想找個地方說理?想咨詢法律問題?來綜治中心,“一站式”就可以幫你解決!
如果說便民中心是為老百姓提供服務的地方,綜治中心則是為老百姓化解糾紛的地方。
在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的過程中,江門持續建強實戰陣地。發揮縣(市、區)綜治中心與“信訪超市”一體化運作優勢,推動訴訟服務中心、檢察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信訪接待中心等平臺功能融入,因地制宜創設巡回法庭、治安防范中心、涉僑糾紛調處室、土地(海洋)糾紛調處室、律師服務室等功能區,為群眾提供“一站式”、多元化服務。
日前,恩城街道一住戶走進恩平市綜治中心時,衣服上的水漬還沒有干透。工作人員見狀立刻帶其坐下,并詳細了解訴求?!皹切蘖艘荒赀€沒修好,一到刮風下雨的時候屋頂就漏水?!痹瓉?,從去年4月開始,恩城街道某小區一樓棟進行升級改造。然而直到今天仍未完工。為此,業主和施工單位就屋頂防護工作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
恩平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群眾接待大廳。受訪者供圖
核實情況后,恩平市綜治中心迅速統籌恩城街道綜治中心開展調處。經過勸解以及多方調解,綜治中心工作人員與雙方商定了解決方案,糾紛得到了圓滿解決?!斑€是你們靠譜,這么快就到現場,還幫我把問題解決了?!笔潞螅撟魧C治中心表示感謝。
“像這樣的矛盾糾紛,在基層工作中才是占據大比例的,我們不怕問題小,就怕群眾嫌麻煩,有問題不想去解決?!倍髌绞芯C治中心相關負責人說道。
此外,江門通過制定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路線圖”,壓緊壓實屬地黨委政府、行業主管部門、政法專職機關“三個主體責任”,不定期開展專項督查、常態化開展跟蹤問效,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有效傳導壓力。
其中,恩平市綜治中心對進駐人員實行集中考核評價,爭取市委支持按照30%比例評先評優。將部門落實安全穩定情況作為領導干部評先評優、晉職晉級的重要指標,推動中心交辦案件交得出、接得住、解得了。
目前,江門全市各級綜治中心正朝著“有牌子、有場地、有力量、有職責、有機制、有效果”的目標邁進,確保人民群眾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理、每一項訴求都依法推進。
聚合力:多元化解“千千結”
“真是太感謝你們了,幫我們討回了血汗錢,不然我們的工資還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要回來?!痹陂_平市綜治中心,拿到工資的工人代表李先生高興地說道。
此前,因開平市某建材有限公司經營困難,包括李先生在內的40多名工人的工資遲遲未能發放。多次追討無果后,雙方產生矛盾糾紛。開平市綜治中心迅速介入,搭建調解平臺,聯合法院、司法局、信訪局、人社、屬地鎮政府等多個部門共同調解,最終促成問題妥善解決,工人們成功拿到被拖欠的工資。
在開平綜治中心簽訂調解協議以及司法確認現場。受訪者供圖
在江門,這樣的協同化解矛盾糾紛已成常態——
蓬江區制定通過“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基層吹哨、部門報到”“提級辦理”、領導包案制度等機制,推動全區各部門形成合力,化解了一批“骨頭案”。
江海區深化互聯網、大數據科技應用,打造線上綜合治理平臺,實現數字賦能數字治理,著力打造“楓橋式”綜治中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新會區推動政法單位領導干部、審判執行人員每月掛點下沉鎮(街)村(社區)綜治中心,提供點單式、外送式服務,努力實現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
臺山市健全完善“智慧網格+綜治中心+‘粵平安’平臺”全覆蓋立體式智能化工作體系,把矛盾糾紛預防在源頭、化解在萌芽、解決在基層。
不僅如此,企業的“急難愁盼”也是綜治中心服務的重點。
2月11日,港商袁先生到鶴山市綜治中心求助,稱其與江門市某塑膠五金制品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阮某存在經營權糾紛。
隨后,鶴山市綜治中心協同市法院、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以及屬地駐村律師,多次組織袁某、阮某開展調解工作。日前,在多次調解下,阮某承諾將積極配合辦理變更公司登記相關手續,讓企業經營重回正軌。
至此,一起持續10多年的企業內部股權和經營權糾紛,在市綜治中心“一站式”多元服務體系的介入下,在不到2個月里便使雙方達成和解,實現共贏。
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江門各級綜治中心辦理群眾訴求事項4.12萬件,辦結率98.03%,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全市政治社會大局持續平安穩定。
作為“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平臺,綜治中心通過一個中心地點,集中整合社會治理資源,做到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
促平安:家門口的“解憂站”
深夜的恩城街頭,綜治中心“平安先鋒”功能型黨支部黨員已經動了起來,他們走到村頭巷尾,走到商戶攤位前,在家長里短中了解社情民意。他們用行動,不斷壓縮矛盾糾紛生長的空間,讓市民由衷感到踏實。
基層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為此,恩平市綜治中心抓住“群眾白天務工、晚上歸家”的特點,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組團的形式,下沉社區集中開展“平安夜訪”,主動了解社情民意,全面排查基層矛盾糾紛。據介紹,“弱信號”件數同比增長24%,收集解決微心愿1600多個,真正實現民憂民愁不出村。
“以前有問題還要想去哪里、找誰才可以幫我解決,沒想到現在是有人來問我有什么問題需要幫忙解決的,如今的日子是越過越舒心了!”恩平市雁鵝村的何伯豎起了大拇指。
這種“治未病”的智慧,早已融入江門平安建設的基因里。近年來,江門市委政法委發揮統籌作用,構建預防在前、調解優先、運用法治、就地解決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閉環鏈”。
當“粵平安”平臺與公安社區警務平臺、12345平臺對接,實現矛盾糾紛線上閉環管理;當調解員在榕樹下閑談中捕捉家事糾紛苗頭,化解矛盾糾紛的關鍵點已從事后滅火轉向源頭防控。
在蓬江區,居民梁先生與鄰居因陽臺漏水維修費用問題發生口角,雙方各執一詞,爭吵不下。綜治中心與屬地街道的工作人員立即上門,經過釋理說法,矛盾糾紛得到解決?!皼]想到這么快就處理好,我很感謝他們的主動介入?!蔽葜髁合壬潞笥懈卸l。
又如在新會區,一起初三的學生輟學在家的事情,牽動著綜治中心工作人員的神經。原本就讀初三的小高,受家庭環境影響,輟學在家。街道綜治中心聯合關工委、法律明白人、社工等多元力量立即動身。隨后,在多方聯動下,小高解開心結,并重回校園。
一場場糾紛的化解,都印證著“江門樣本”的啟示——做實基層治理工作絕不能等著問題找上門,而是要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近年來,江門組建村(社區)“網格員+公安民輔警+相關專業人員”三人小組2355個,構建起現代化社會治理基礎工作體系,充分發動多種群防群治力量參與治安巡邏,建立最小應急單元2759個,持續完善“1、3、5分鐘”快速反應圈,以基層之治構筑起平安大廈。
群眾進綜治中心“一扇門”,便能讓各類矛盾糾紛找到解法。一件件操心事、煩心事得到解決,一張張笑臉交織成熱氣騰騰的生活交響,這正是對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有力回響。
下一步,江門將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為依托,穩固長治久安之基石,共筑堅實的平安江門、法治江門大廈,以政法工作現代化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江門實踐。
來源:南方+客戶端
排版:譚年安
編輯:古慧琳
審校:何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