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 創作聲明: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圖片和文字均不涉及真實人物和事件。
"你來醫院做什么?我的眉骨已經沒事了。"林小月站在醫院走廊上,眼神透著一絲躲閃。
"我只是想確認你真的沒事。"王瀚宇握緊拳頭,目光卻不敢與她相接,"那球砸到你,我真的很抱歉。"
"真的沒事。"她低下頭,手指輕觸眉骨處的紗布,聲音幾乎微不可聞,"只是我下周還有比賽..."
他抬起頭,心里忽然生出一個念頭:總有一天,我會補償她的。
01
1986年春天,陽光正好,風也溫柔。高中二年級的王瀚宇在體育課上如往常一樣活躍。他是校籃球隊的主力,身高腿長,球技出眾,頗受女生們的青睞。
"瀚宇,接球!"劉濤大喊著,將籃球用力朝他拋來。
王瀚宇一個轉身,準備接球,卻沒想到用力過猛,手滑了。
橙色的籃球如出膛炮彈,直奔場外而去。等他反應過來時,已經聽到一聲悶響,緊接著是女生的驚呼。
"小月受傷了!"
王瀚宇僵在原地。林小月是學校的校花,不僅相貌出眾,而且學習成績全校第一,溫婉安靜,總喜歡在角落看書。
此刻她捂著眉骨,鮮血從指縫中滲出,染紅了白皙的手指。
"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王瀚宇連忙跑過去,慌亂中想要幫她擦血,卻被她輕輕避開。
"沒關系,是我坐得太近了。"林小月強忍著痛,聲音低細如蚊。
體育老師趕緊帶著她去了校醫室,王瀚宇也跟了過去。校醫看了看傷口,搖頭道:"傷得不輕,可能需要縫針,得去醫院。"
正當王瀚宇準備送她去醫院時,班主任高老師匆匆趕來。高老師看到林小月的傷,臉色頓時沉了下來:"王瀚宇,這是怎么回事?"
王瀚宇低著頭,將事情經過一五一十地說了。
"這次你太冒失了!"高老師嚴肅地說,"林小月下周就要參加省數學競賽,這一耽誤,影響可就大了。這事你必須負責到底!"
"我就是不小心..."王瀚宇心里憋著一口氣,"怎么就要我負責?體育課打球,她非要在場邊看書,這也有她的責任吧?"
林小月疼得直冒冷汗,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我下周要比賽了...現在眼睛都腫了..."
"不就是個數學比賽嗎?至于哭成這樣?"王瀚宇心里的不滿更甚,一氣之下奪門而出。
"王瀚宇!你站住!"高老師的喊聲在身后響起,但他頭也不回地跑遠了。
回到家,王瀚宇沒有告訴父母這件事。父親在機械廠當工人,母親是小學教師,他不想讓他們擔心。
但第二天,林小月沒來上課,劉濤告訴他,林小月去醫院縫了針,醫生要她靜養幾天。
全班同學看他的眼神都變了,連最好的朋友劉濤也說:"瀚宇,這次你真的做得不對。"
02
一周后,林小月帶著眉骨上的紗布回到教室。
她安靜地坐在位置上,認真地補著落下的課程,時不時皺眉,顯然還在疼痛。看到這一幕,王瀚宇心里泛起一陣深深的內疚。
下課鈴響,王瀚宇鼓起勇氣走到林小月桌前:"對不起,我那天太沖動了。傷口還疼嗎?醫藥費我來付。"
林小月抬頭看了他一眼,眼睛里沒有怨恨,只有一種平靜:"不用了,都過去了。"
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卻讓王瀚宇心里更加愧疚。從那天起,他開始默默關注林小月。
他會幫她打飯、搬椅子,甚至主動承擔她的值日任務。但林小月似乎筑起了一道無形的墻,始終與他保持著距離。
六月初,帶著傷的林小月代表學校參加省級數學競賽。
結果出來后,班里沒有往常的歡呼——林小月只獲得了三等獎,這對一向名列前茅的她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
一天傍晚,王瀚宇發現林小月獨自坐在教室后門的臺階上發呆。他走過去,輕聲問:"傷口好些了嗎?"
林小月搖搖頭,眼圈微紅:"王瀚宇,你知道嗎,我原本打算考清華的。"
這句話像一記重錘,砸得王瀚宇透不過氣。在那個高考決定命運的年代,考上重點大學意味著徹底改變人生軌跡。他突然明白了她的失落。
"對...對不起。"除了道歉,他不知道還能說什么。
"算了,我去醫院復查,醫生說可能會留疤。"林小月平靜地說,語氣里沒有責備,反而讓王瀚宇更加自責。
暑假到了,王瀚宇主動找到林小月,提出幫她補習數學。
"不用了,"林小月淡淡地說,"我可以自己學。"
"求你了,就當讓我贖罪吧。"王瀚宇誠懇地說。
林小月沉默了一會,點點頭:"那就每周三下午,在圖書館。"
就這樣,他們開始了暑期補習。王瀚宇雖然在數學上不如林小月,但他非常努力,總是提前準備好輔導材料。
他從父親每月給的零花錢里攢下些許,偷偷塞進林小月的課本里,卻每次都被原封不動地放回來。
高三那年,他們都在拼命學習。林小月的眉骨處結了疤,卻讓她整個人看起來多了幾分堅韌。
偶爾,王瀚宇會偷偷觀察她,心里涌動著說不清的情感——那已經不僅僅是愧疚,還有一種奇妙的牽掛。
03
1988年夏天,高考結束,成績揭曉。林小月如愿考上了上海醫科大學,雖然不是清華,但也是名校。而王瀚宇,只考上了省內一所普通師范學院。
臨行前一晚,王瀚宇在校門口遇到了林小月。
"明天就走了?"他問,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
"嗯,早班火車。"
"我能送你嗎?"
林小月搖搖頭:"不用了,我爸媽會送。"
"你的傷..."王瀚宇指了指自己的眉骨。
"已經好了,只是留了疤。"她的手指輕輕撫過眉骨,"倒是提醒我不要再那么專注于一件事而忽略周圍。"
沉默在兩人之間蔓延。許多話堵在王瀚宇心頭,卻一句也說不出。
"保重自己。"最后,林小月說了這簡單的一句話,轉身離去。
看著她的背影,王瀚宇心里做了個決定。第二天,他沒有去送林小月,而是直接去了征兵辦公室。家里人極力反對,但他態度堅決。八月末,王瀚宇剃了個光頭,穿上嶄新的軍裝,乘上了開往青海的列車。
青海高原,海拔4000多米,空氣稀薄,溫度極低,是許多新兵都難以適應的環境。但王瀚宇咬牙堅持下來了。
在這片蒼茫的高原上,他像是要證明什么,訓練特別刻苦,很快就掌握了通信技術,成為連隊的技術骨干。
每當深夜值班,王瀚宇總會想起林小月。不知道她在上海過得如何,醫學院的學習是否順利,眉骨的傷疤是否還明顯。他曾試著給她寫信,但寫了又撕,始終沒能寄出。
"瀚宇,發什么呆呢?"指導員的聲音把他拉回現實。
王瀚宇立正敬禮:"報告指導員,我在思考新式通信設備的操作要領!"
指導員笑了:"別裝了,看你這樣子,準是在想家人。好好干,爭取提干!"
這句話給了王瀚宇莫大的鼓舞。
從此,他更加努力,各項軍事訓練和政治學習都名列前茅。特別是在通信專業上,他展現出驚人的天賦,很快掌握了各種復雜設備的操作和維修。
04
1993年秋天,部隊下發通知,要選拔優秀士兵提干。這個機會來之不易,王瀚宇做了充分準備,最終通過了嚴格的考核。
眼看就要去軍校報到,開啟嶄新的軍旅生涯,命運卻給他開了個玩笑。
在一次高強度演習中,王瀚宇為了搶救被暴雨淋濕的關鍵通信設備,不慎從鐵塔上摔下,重重地摔在地上。
劇烈的疼痛幾乎讓他昏厥,戰友們趕緊將他送往醫院。
"腰椎受傷,情況不太好,需要立即手術。"醫生看過片子后嚴肅地說,"否則可能會有癱瘓風險。"
就這樣,王瀚宇被緊急送往蘭州軍區總醫院。躺在病床上,看著窗外的秋雨,他第一次感到了絕望。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堅持,似乎都要付諸東流。
然而,命運總是充滿驚喜。在一次查房時,王瀚宇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