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特朗普宣布征收對等關稅,其中被征收最多的國家便是我國。相比之下,鄰國印度被征收的關稅則要少的多,只有26%。其實這也不奇怪,畢竟特朗普政府主要針對的對象就是我國,而印度則被其視為制衡我國的重要角色。
雖說近年來,印度與我國之間的關系有所緩和,在去年12月份的時候,雙方還就邊界問題再次進行了談話,并且達成了不少共識。但是在關稅面前,印度也一定是根據自身情況做出選擇。
近日,美國務卿魯比奧與印外長蘇杰生進行了通話,而通話的重點自然是離不開關稅和貿易兩個方面。
當初在特朗普實施對等關稅后,美國財長貝森特就表示,希望其他國家保持冷靜,不要采取報復措施,否則后果會更加嚴重。不過按照目前雙方還能通話談判的情形來看,印度應該是沒有采取什么報復性措施。
畢竟印度出口的藥物、鉆石等產品非常依賴美國市場,一旦失去這個市場,想要尋找新的替代方暫時沒有那么容易。再加上對等關稅的實施,對印度的經濟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無論是否情愿,印度都只能和對方商談關稅減免的事情。
更何況目前印度對我國的貿易逆差就已經高達上千億美元,如果再同時和美國進行關稅戰,那豈不是面臨左右為難的情況,因此印度在經過一番抉擇后,決定倒向美國。
所以才有了印度面對我國企業比亞迪和美國特斯拉完全不同的態度,對于前者就是不肯開放市場,而對于后者,則是歡迎其前來建廠。
其實如果印度只是倒向美國一方,那么還可以說是因為利益原因。但是在通話后,印度卻將如今全球混亂的原因歸咎于我國身上,這就讓人難以理解了。
根據印度商務部長高耶爾所說,正是因為當年我國加入了WTO,而且進行的貿易往來還“不公平”,所以才導致了如今的情況。
但事實上,自從我國加入貿易組織后,帶動了全球貿易額的快速增長,同時還將物美價廉的“中國制造”產品送往世界各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因此印度想要將這口“鍋”扣在我國的身上,理由顯然是不充分的。
目前的關稅戰是特朗普主動制造的,面對想要上門商談的國家,也是他擺出一副居高臨下的態度,不肯好好配合。從這些對比中就可以看出,到底誰才是幕后的始作俑者。
而印度選擇向美國服軟,與其進行合作,也未必能得到他想要的結果。印度一直以來都想代替我國的位置,成為新的全球工廠,但是礙于其國內基建落后,效率低下,因此喊了那么多年的“印度制造”至今還是收效甚微。
如今又想借助特斯拉進入印度的機會,重振“印度制造”,可是在根本問題沒解決的情況下,真的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嗎?
更何況特斯拉真的能平穩落地印度嗎?要知道特朗普征收高額關稅的目的,就是希望促進制造業回流,增加國內的就業崗位。
如此一來,有這位奉行“美國優先”原則的總統在,事情的變數還是相當多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