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備受矚目的“南湖記憶”三期項目已基本完工,進入收尾階段,即將以全新面貌驚艷登場。該項目作為今年南京城市更新實施計劃中的公共類項目,在一期和二期的基礎上向東延伸,圍繞南湖東路、文體路交接處展開。項目以原南湖一中為核心,向東延伸至云河北路,覆蓋原南湖一中、熙樂匯生活廣場、南湖體育場東南角休閑廣場、南湖東路26號及27號等多個區域,致力于打造集文化、藝術、生活于一體的沉浸式街區。
復古與新潮碰撞
打造獨特視覺體驗
“南湖記憶”三期將20世紀80年代的復古美學與現代設計語言巧妙融合。沿著南湖東路漫步,一棟樓房建筑外墻上的兩個卡通形象躍入眼簾——“南南”和“湖湖”身穿20世紀80年代小學生的經典校服,系著鮮艷的紅領巾,瞬間喚起不少人的童年回憶。建筑外立面以墨綠色為主色調,搭配奶白色的“南湖記憶”四個大字,顯得清新可愛。
三期延續了一期、二期的懷舊風格,以紅磚、水泥、“南湖綠”等視覺元素,重塑街巷界面,同時將復古氛圍拉滿,強化了“南湖記憶”主題。
“此次更新共涉及20多家店鋪的門頭改造,其中不乏知名老店,如李榮興、華新池等。老店鋪換上新招牌,依舊延續了20世紀80年代摩登懷舊風潮,還融入了更多新元素、新體驗。”建鄴城建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老校變身新地標
沉浸式感受舊時光
在“南湖記憶”三期項目中,原南湖一中華麗變身“光陰里”,成為最大亮點。其外墻采用“紅磚+復古綠”搭配成精致花格窗,重新煥發出生機與活力。原先街邊常見的小賣部、理發店等場景,被搬進南湖記憶生活博物館里,那些老物件不再只能遠觀,市民可近距離觸摸、與之合影。
據項目設計師介紹,這里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沉浸式感受20世紀80年代的生活,建筑立面選用仿紅磚、水洗石,真實復刻了那個時代的特色風貌。“以前市民只能隔著玻璃看那些老物件,等這里開放了,大家都可以進來拍照打卡。”
多元業態融合
滿足市民生活需求
在業態規劃上,“南湖記憶”三期注重風貌提升與片區生活方式的融合。原南湖一中的部分沿街空間被打造成文化主題商業街區和產學研融合的創新創業空間,集餐飲、零售、文化體驗、教育培訓、生活服務、藝術展演等多元業態于一體,為老城區注入新消費場景和體驗,向老居民提供更多新社區服務內容。
南湖體育場東南角的休閑廣場也即將完工,更新了休憩設施和主題化設計,將成為市民休閑社交的新去處。此外,通過校企合作與非遺傳習的引入,這里將成為文化藝術的舞臺,滿足不同年齡段市民的休閑需求。
框架引領更新
區域實現華麗蛻變
“南湖記憶”項目以“一軸三巷三中心”為框架進行更新改造。一軸,即南湖東路沿線,圍繞“南湖記憶”主題更新改造,串聯起各個區域,形成完整的“南湖記憶”體驗軸;三巷,即聚焦文體路、文體西街、玉塘東街,打造三條煙火氣與精致感兼備的特色精品街巷;三中心,即利用南湖一中等載體和節點,發展三個特色商業或產業中心。
從1997年南湖東路建成,到2021年一期開街喚醒集體記憶、2023年二期火熱“出圈”,再到今年三期即將全面開放,“南湖記憶”已從普通居住區蛻變為城市新地標,讓南湖片區實現了產業、商業、生活的高質量融合發展。
如今的南湖東路,充滿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文化氛圍,承載著南京城市記憶,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來打卡拍照。“南湖記憶”項目的每一次蛻變,都是南京城市更新的生動體現,描繪著老城生活的美好未來。人們期待著三期開街,解鎖“時光+潮流”的無限精彩。
江南時報記者 殷文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