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說到接應位置,風險指數就更高了。巴黎奧運名單中接應(2人):龔翔宇、鄭益昕。龔翔宇從里約奧運逆襲進入名單成為奧運冠軍之后,在整個東京周期都是國家隊接應的不二人選。因為東京周期國家隊小主攻人才匱乏,所以本來兩邊兼顧的張常寧被挪到了小主攻,接應位置就剩下龔翔宇支撐,曾春蕾里約奧運會之前狀態低迷,所以被淘汰。到了2018年世錦賽之后其實狀態也越來越平庸,加上楊方旭被禁賽之后退役,東京奧運會郎導不得不把劉晏含挪到接應位置上,可見這個位置一直都在缺人,而且缺人效應很嚴重。龔翔宇的優勢就在于全面,從一傳到防守到進攻到攔網,號稱東京周期全能戰士,國家隊要找她的替補確實非常難。從技術類型來說,鄭益昕算是最為接近她的隊員了。而且鄭益昕在福建隊也打過這種前排副攻后排接應的角色輪換,所以這也不失為權宜之計。
但是鄭益昕在世聯賽總決賽上的表現遠沒有達到替補接應應該有的水平。前排進攻不力,沒有定點強攻能力,后排一傳不穩,很難有完美到位。現在國際上流行的二換三戰術是要保證前排右翼強攻點的持續加壓,以艾格努的絕對實力,到了后排尚且被換下,前排由安特羅波娃來打,就更不用說其他隊伍了。而我們隊伍一直用的是接應在前排跑戰術攻,后排有三輪一傳以保障大主攻的前排進攻。這樣的安排當然是為了適應中國隊左翼進攻的威力保障。但是,當接應在前排時,一旦遇到中國隊一傳不穩,需要兩翼邊攻來打有些難度的強攻球的時候,我們右翼的能力就顯得不太夠。龔翔宇在右翼的調整攻也都是以打吊結合為手段,鄭益昕在前排如果遇到調整攻基本就沒有下球能力,所謂的二換三戰術其實也就成了死亡戰術。
事實上,整個巴黎周期,鄭益昕作為替補接應的表現機會非常少。整個教練組似乎也沒有足夠重視替補接應在整個隊伍中的作用。我不清楚國家隊的訓練是否有針對性的操作,從比賽來看,丁霞+鄭益昕的替補組合上場執行二換三戰術的效果也大多沒有效果,基本屬于換了白換。其實,這兩個位置對整個隊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以巴黎奧運會女排冠軍意大利隊為例,主二傳奧羅前排的攔網能力已經很出色了,而且艾格努在后排的進攻威力也不俗,貝拉斯科還是堅定的執行二換三戰術,后排換上替補二傳坎比,前排換上替補接應安特羅波娃。坎比在后排的防守基本不差德吉納羅,前排安特羅波娃基本就是明打明的超手或者炸手進攻。本來基拉里已經做好了在小波塞蒂在前排的唯一一輪兩點攻輪次作為咬住對手的最佳機會,但是貝拉斯科的換人擺明不給他機會。
安特羅波娃上場后,在四號位吸引了美國隊的副攻攔網,而小波塞蒂在二號位的反輪偷襲一次就過,這個大弱輪瞬間轉位成功,小波塞蒂邁著輕快的步子就到后排發球去了,以至于基拉里的臉都被氣得發綠。這就是頂級教練的戰術比拼,差一絲一毫都不行的。到我們這邊,二換三戰術有效果嗎?中國隊的二換三戰術最大的作用,其實在于讓刁琳宇和龔翔宇下場休息冷靜一兩分鐘,沒有其他任何作用。所以鄭益昕的這個替補接應,其實是被教練組給浪費掉了。我個人認為,替補接應的最佳人選其實應該是張常寧。無論從一傳、防守、發球還是右翼進攻、攔網來看,張常寧的發揮空間都要大很多。她是里約周期就已經被郎導作為接應隊員來培養的邊攻手,這個位置對她來說一點難度都沒有。即便張常寧的進攻火力不如以往,她前排的攔網優勢仍然很明顯。
而且,后排的一傳是她的強項,世聯賽我們能夠贏土耳其,其實靠的就是張常寧在后排的一傳保障。既然已經在世聯賽上檢驗了張常寧的一傳能力,為什么到了奧運會又不用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