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對你說“辛苦了”,低情商回“謝謝”,高情商用教科書級話術
2024-01-09 16:31·職場火鍋
小明奮筆疾書,正在修改材料,已經忘記了吃飯。劉主任走到小明身邊,拍拍小明的肩膀說了一句“辛苦了”。小明感覺虎軀一震,還略微有點感動,我的辛苦被領導看見了!小明的手指像打了荷爾蒙一樣,更加飛快地在鍵盤上群魔亂舞,頭也沒抬地回答道“謝謝領導關心”。劉主任臉上露出一絲不悅的神情,心里本來想說“你謝我個毛線,我說辛苦了,其實是在敲打你這個材料寫得不咋地!但他張張嘴,咽下了心里話,啥也沒說就背著雙手走了。
這個場景是不是經常見到?領導不知道從哪里學的模板,見到下屬,千篇一律愛說“辛苦了”。有些時候,領導是真心覺得大家辛苦了;有些時候,領導就是一種客套話,相當于打個招呼,跟“問你吃過了嗎”一樣;有些時候,領導問你辛苦了,跟以上兩種情形都不搭界,可能是提醒、敲打、批評的意思。所以,領導拍拍你的肩膀說,或見面說,或發微信說,“你辛苦了”,可不能隨便回答,小心你的回答暴露你的低情商,高情商用這3個話術,備受重用。
關于領導問候“你辛苦了”如何回復高情商的問題,歷史上最佳回答非董宇輝莫屬,董宇輝回答俞敏洪的“辛苦了”的問候,堪稱教科書級別的經典中的經典,VIP中P!見上圖話術的結構拆解,你會驚出一身冷汗!難怪董宇輝成為“國民女婿”,小嘴叭叭甜,關鍵帶著溫情,層次感強,邏輯遞減,誰看了不迷糊呀,可見他的“小作文”的功底了得!難怪在前不久的“小作文”風波中成為最大的“贏家”,足以見得他的口才和情商“雙過硬”,這篇“小作文”可以管中窺豹。
其實,拆解俞敏洪和董宇輝的對話,可見倆人都是情商一等一的高手。俞敏洪作為商業大佬,不忘給拼命創效的董宇輝慰問,他的問候有三層意思,第一層次,問候辛苦了,帶著上級對下屬的溫情問候。第二層次,馬上拔高,升華“辛苦”的境界,這是為新東方爭光,就算董宇輝剛開始有點委屈,看到這個境界、這個高度,再辛苦的話也得咽下!第三層次,具體關心,等熱度降下來,你抓緊休息一下。大佬就是大佬,光給下屬戴高帽子還不夠,馬上加一句非常具體的關心體貼的話術,讓下屬覺得有大佬帶有溫情的關心,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董宇輝的情商功底好生了得,俞敏洪一句辛苦了,他洋洋灑灑寫了一篇“小作文”!我們來拆解董宇輝回復領導問候“辛苦了”的小作文,可以得到教科書般的經典話術模板,以后根據場景靈活應用,保證讓你在同事之中“脫穎而出”,提拔快人一步!
第一個要素:謝謝領導關心!這是積極回應領導的溫情問候,領導給你臉面,你要承接住。
第二個要素:能干是福氣。積極回應領導的關心,拔高對這句話的認識高度——再辛苦,也是福氣。你說,把認知拔高到這個層次,相當于“士為知己者死”的境界了,我就算累死,也是我的福氣,馬老師的996是福報都要靠邊站了。
第三個要素:用具體的數據和鮮活的事例,強化你的辛苦。告訴領導,我的辛苦可不是浪得虛名,不但有多辛苦,關鍵這種辛苦為你賺了多少銀子!把辛苦的付出,轉化為對領導的實際貢獻。我的辛苦可不是單純的苦勞,關鍵是功勞大大滴!
第四個要素:再次升華!讓大家對新東方印象深刻,無論多么辛苦,這都是我的榮幸!
第五個要素:表揚領導。你為新東方殫精竭慮這么多年!這就是情商高手的“無影劍”,光吹自己,那不是高手,真正的高手是把自己吹到山頂上,然后再把領導捧到云端。你把領導抬高到云端,誰不缺氧?誰不迷糊?
第六個要素:劃重點強化、用論據證明、讓領導高大上的形象“有血有肉”、立體豐滿。尤其是去年以來,我作為一線員工,看在眼里,感動在心。把領導的高度再拔高、再強化、再具象化,讓領導高大的形象不是抽象的,而是有血有肉的高大。領導的辛苦,領導的英明,領導的貢獻,我都看在眼里,刻在心上,這才是情商中的“戰斗機”。
第七個要素:承接領導的關心,再次升華到珠穆朗瑪峰。我在身體健康的情況,盡可能多奮斗!服了!服了!一篇小作文,短短幾十個字,字字璣珠,層層遞減,一浪高過一浪,最后達到情商中的“天花板”。只要累不死,我就繼續奮斗。哪位領導看了不感動?不給點股份都說不過去了。
PS:職場如江湖,江湖水很深。上海流氓大亨其實很有文化,因為他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金句:江湖不是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現在的職場比江湖還復雜,中國又是人情社會,你走的層次越高,智商都滿足之后,情商的權重越來越高。你別覺得自己牛,不需要情商,人家俞敏洪和董宇輝都是億萬身家,一個富豪VS一個網紅,不缺金錢、不缺事業、不缺名望,還保持了“人情世故”的樸素作風,我們普通打工人憑什么要“高雅”、清高起來呢?
我們上面拆解了董宇輝VS俞敏洪的“小作文”,我們不僅僅要學習下屬如何回復領導關心的話術,還要學習我們如何問候別人的話術。
我們先分析俞敏洪發給下屬的微信。俞敏洪的話術公式:辛苦了+具體事例+表示感謝。他連發了兩次“辛苦了”和“感謝你”,如果簡單地說,就容易成為空洞的“客套話”。但,如果在“細節”上增加鮮活的事例,就會讓“客套話”變得真實、立體、有溫度。所以,我們在問候別人辛苦的時候,一定要在關心和感謝之間加入“真實事例”,讓問候帶有溫度、不虛不空、有血有肉。
我們來具體模擬應用這種三段式的問候公式,即:辛苦了+具體事例+表示感謝。劉主任看見小明在加班加點寫材料,劉主任完全可以這樣說:小明,辛苦了(客套話),昨天我看見或我聽說你熬夜了,吃了三包方便面!把這個材料搞完,你趕緊回家休息一下,謝謝你。俞敏洪作為一位著名的企業家,都能把這種話術說得如此細膩、有溫度,下屬能不感動嗎?
我們重點要學習董宇輝的回復話術。領導問你辛苦了,我們普通人的回復無非就是三種:
第一種,假客氣。不辛苦,不辛苦。這種回復是情商最低的,領導說你辛苦了,你非要反駁領導說不辛苦,難道領導關心你關心錯了嗎?難道領導睜眼說瞎話嗎?
第二種,假升華。應該的,應該的。這種回復是情商中等水平,領導問你辛苦了,沒說你應該不應該,在領導眼里,下屬辛苦就是應該的,下屬不辛苦難道讓領導辛苦嗎?本來就是應該,何必多此一舉?
第三種,假溫情。領導更累,領導更辛苦。這種回復的情商水平也不高,雖然想夸領導,但顯得虛情假意,不實在,再說了,領導辛苦不辛苦,用不著你說這種假大空的套話。
當然了,如果你的嘴實在太笨了,實在學不會高情商話術,那么,有一個萬能的公式,那就是六個字:謝謝領導關心。這個回答,比以上三種要高明太多了。為什么呢?因為領導問候你,不管是真情還是假意,反正是關心你了,你只需要回答一句“謝謝領導關心”,承接這種關心之情就足夠了,這樣回復沒毛病,基本都得80分。
如果你要得90分以上,就要學習董宇輝的高情商回復話術。董宇輝的回復話術主要由4個部分組成:升華感謝+承接慰問+表揚領導+引申表態。掌握這個公式,可有效應對領導的各種關心、問候之語。我們來具體拆解一下:
第一部分:升華感謝。
領導說你辛苦了,首先要承接領導的關心,一般都要用“感謝語”,但是你回復不辛苦、應該的、謝謝領導關心這類的話術,屬于“無效對話”和“無效承接”,客套對客套、空對空,沒有溫度。
具體舉例:我們可以模仿董宇輝的升華式的感謝語:謝謝您的關心,能干是福氣,感謝領導的關心,我能在您的手下工作,再辛苦也是我的福氣,一下子就把境界升華了。
第二部分:承接慰問。
領導說你辛苦了,我們接下來要積極承接領導的善意和問候,千萬不要用所謂的“謙虛”——不辛苦。你說不辛苦,難道說領導睜眼說瞎話嗎?我們第二步要承接領導的慰問之情,讓領導的“慰問”和“關心”落地!
董宇輝的高情商體現在話術運用上,他可沒有說自己不辛苦,而是承接了領導慰問,描述了一段自己辛苦的場景,提升了層次,升華了境界,既進行了自我表揚,又不顯得油膩。董宇輝的“話外音”有三層意思:一是我的辛苦,領導都看在眼里了,我很感動。二是我的辛苦是值得的,用辛苦換來了輝煌的業績,為新東方做出了貢獻。三是作為員工,再辛苦也是榮幸的。
我們具體實操,可以模仿董宇輝的話術。最近單位的任務重,事情多,有點手忙腳亂了,昨夜熬了一個通宵,雖然很累,但是收獲滿滿,整理了20本資料,寫了4個報告。如果你再升華到團結精神,那就更好了。不僅僅是我在加班,小伙伴們都在加班加點,把任務都完成了差不多了,能為單位迎接檢查做出貢獻,我們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第三部分:表揚領導。
領導說你辛苦了,我們通常會說領導更辛苦。我們這樣說領導,一股子“假大空”的味道,甚至還有一種“調侃”領導的感覺。董宇輝雖然也拍“彩虹屁”,但人家說的入腦入心、入情入理。董宇輝在表揚俞敏洪時,非常注意運用了“細節渲染、刺激感情”這兩種高情商話術,引入細節描述,進行事例佐證。再“肉麻”的詞,如果加上了“具體事例”佐證,看上去不但不肉麻,相反還顯得非常真誠。
我們也要善于表揚領導,我們這點辛苦跟您比起來起算不了什么!你一年來要開多少會、寫多少個材料、批改多少個文件,尤其是迎接大檢查以來,你加了多少個班,幫我們修改了多少份材料,哪一份里面沒浸透您的心血!我們這些當兵的,誰沒看在眼里?誰的心里不感動?好了,別寫了,再寫就把領導給感動哭了。
第四部分:引申表態。
領導說你辛苦了,我們一般人只會回復兩個層次:一是謝謝領導關心,二是恭維領導更辛苦。,一般就不會再表態了。董宇輝才是真正的情商高手,人家承接了以上兩層意思之后,又進行了表態,而且這種表態并不虛偽、也不油膩、更不空洞。我會統籌好工作、休息和健康之間的關系,盡可能地多奮斗。甭說俞敏洪,我看到這里都差點流出了感動的眼淚。
我們的具體實操:劉主任說,小明,改完這個材料,你抓緊休息一下。小明可以延伸表態,大家都在全力以赴迎接大檢查,等大檢查結束后,我再休息不遲,您都不下火線,我們跟著您繼續加油!我們把表態的話盡量說得實實在在,讓領導聽了很受用,高看你一眼,不重用你還重用誰呢?
綜上,俞敏洪與董宇輝的高情商對話技術,帶來所有職場人幾點啟示:會說話,不僅僅只是情商高,還是一種“生產力”,能激勵員工心甘情愿地繼續奮斗。會說話,也是一種“篩選”機制,情商高的留下了,情商低的出局了。會說話,其實是一種門檻很高的技術活兒,所以,我們要學會這套公式,活學活用,靈活組合,就不怕跟領導打交道了,而且能獲取更大的資源,爭取更多的機遇。你學會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