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西雙版納州2025年潑水節狂歡在首府景洪市潑水廣場開啟。 澎湃新聞記者 陳鑫露 孫駿;部分素材來源 西雙版納州融媒體中心(02:45)
“潑水活動正式開始。”
西雙版納州首府景洪市潑水廣場主席臺上的話音剛落,歡快的音樂響起,游客和居民們歡叫著“水,水,水水水,水”,或背著水袋手持噴水口,或端著水盆,或手持大號水槍,從四方八方涌向潑水廣場,代表著祝福的水柱、水流、水花旋即噴向空中,打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碩大的潑水廣場瞬間被人群塞滿,足足有幾萬人。更多的人則聚集在告莊西雙景等景點,聚集在街頭大大小小的公園和廣場,甚至大大小小的道路上。他們把水或潑向或射向周邊的人,到處都是狂歡的海洋,整個景洪市似乎都沐浴在暴雨中。
這是2025年4月15日的上午11時許,傣歷1387年新年節迎來了最高潮的潑水節狂歡時刻。
這場被譽為“東方狂歡節”的潑水盛會,用最鮮活、最激情的姿態,向中外游客和網民展示了潑水節的魅力。
“太酷了!”英國博主Lee在西雙版納體驗潑水后大聲贊嘆道,他的這條vlog在海外社交平臺上引起關注,更多人在向他打聽如何來西雙版納玩潑水。
4月15日,西雙版納告莊西雙景景區,一位外國游客參與潑水節。 告莊西雙景官方視頻截屏圖
這也是西雙版納城市形象的一次展示。坦桑尼亞游客Bili Mwinyi說,她看到西雙版納是一個風景美麗、人民友好的城市。
微信公眾號“西雙版納發布”則以《潑水節就只潑水?西雙版納表示不服》為題,轉發云南媒體的報道說,如果以為潑水節就只是互相潑水,那就錯了,除了潑水狂歡活動,西雙版納州還舉辦了豐富多彩的節目,比如瀾滄江上劃龍舟、萬人齊放孔明燈、到曼聽公園趕擺、品味傣家美食等,“如果還沒過足癮,明年繼續來云南,一起‘澆’個朋友,享受‘潑天’的快樂吧!”
來到西雙版納生活多年的一位新市民說,這些年來感受到西雙版納有大變化,又有很多不變,比如潑水節的快樂、城市的美麗和包容、熱情,這些是不變的;變化則是建起了這么多高樓,成了網紅打卡城市,也更加時尚和國際化。
4月15日,西雙版納潑水廣場上演一年一度的潑水狂歡。 澎湃新聞記者 陳鑫露 圖
這次潑水節正展示了西雙版納包容、傳統、時尚共存的城市氣質。景洪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隋劍飛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表示,今年潑水節更多外國友人被吸引到西雙版納,更多年輕人也被吸引而來。
來到版納,他們中很多人愛上了版納,留在了版納,又助長了西雙版納的活力和魅力,留下了一個個和西雙版納雙向奔赴的故事。
游客看版納:一場關于幸福與狂歡的集體敘事
從“圍觀”到“沉浸”,這是上海游客武女士對自己這趟西雙版納之行的評價。
臨近潑水狂歡正式開始,武女士和朋友正在爭分奪秒地向水槍、水袋中注水。
“我們做好‘戰斗’準備了!”她告訴澎湃新聞,她和朋友都是第一次來西雙版納體驗潑水節,“可太期待了!”
武女士說,前幾天她觀看了“萬人齊放孔明燈”和“民族民間文化大游演”,更多地是以外地人的視角“圍觀”本地文化;但是當自己“全副武裝”地身處景洪市潑水廣場,立即被這歡樂的氛圍所感染:“感覺我們已經完美融入這里了,莫名有一種‘與有榮焉’的幸福感?!?/p>
4月15日,西雙版納告莊西雙景景區成為潑水節狂歡的重要戰場。 告莊西雙景官方視頻截屏圖
潑水節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不僅感染到了國內游客,也讓外國游客有了獨一無二的體驗。
“太酷了!”近日,英國博主Lee在西雙版納體驗潑水節,其潑水vlog在社交平臺上廣受好評,視頻中,渾身濕透的他滿是興奮,直呼“下次我要穿泳褲再來!”
坦桑尼亞游客Bili Mwinyi則告訴澎湃新聞,在其中國朋友的大力推薦下,她決定來西雙版納親身感受節日氛圍,并為此做了大量功課,“來之前,我的期待值已經很高了;來之后,我認為這真是一個十分新奇的經歷,我感到非常的開心和激動?!?/p>
Bili Mwinyi說,于她而言,西雙版納是一個風景美麗、人民友好的城市。
據云南網報道,在中老鐵路、過境免簽政策的加持下,西雙版納在國際文旅市場也越來越受歡迎。今年的潑水節期間,來自老撾、緬甸、泰國等地的游客數量直線上升,僅4月12日傣歷1387年新年節(2025年潑水節)迎新文藝晚會舉辦當天,就有370余名外國游客來到景洪游玩。
現場熱度高,網絡上關于西雙版納潑水節的話題熱度同樣居高不下,有網友戲稱“西雙版納承包了四月的快樂流量”。
對此,景洪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及局長隋劍飛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州、市兩級文旅部門在文旅推廣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一方面,結合中老鐵路和過境免簽政策,把更多的外國友人吸引到西雙版納,體驗在地文化;另一方面,將潑水節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元素相結合,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來到版納,愛上版納。
為了保障游客在西雙版納能更好地體驗潑水節,西雙版納州指導各行各業豐富產品供給、提高服務質量,開展誠信經營、營造良好環境,特別在住、食、行方面作了重點安排,積極為游客打造“安全、有序、優質、獨特”的潑水節體驗。
4月15日,西雙版納潑水廣場上,一位公安特警在現場執勤。 澎湃新聞記者 王玨瑋 圖
“為迎接潑水節,我們做了許多配套準備。在一系列舉措下,去年我們的入住率是66%,今年則增長至88%。”從事多年文旅工作的西雙版納新傣園酒店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運營管理部副總監唐靖思告訴澎湃新聞,“對于當下的西雙版納而言,追求的不僅是流量狂歡,更是讓文化傳承與城市發展共生的可持續模式?!?/p>
來自上海的游客王先生說,前些年看到潑水節有不文明的報道,比如有人使用高壓水槍,自己此次和朋友來西雙版納之前還有擔心,但來了之后并沒有發現這些問題,反而看到了很多溫馨的畫面。他特別提到,看到一位公安民警在接受游客的水槍祝福時,一轉身從口袋里掏出一把拳頭大小的彩色塑料水槍“還擊”,大家都忍不住笑了,“真是太可愛太溫暖了!”
居民看版納:傳承與蝶變的雙重奏
在潑水廣場不遠處,雜貨鋪店主張先生坐在門口,有人經過時,他便會端起手中一直攥著的水槍,不失分寸地“滋”一下射過一串水珠,表達善意和祝福。
他原是江西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來到西雙版納,“覺得這里很好,就留了下來,一留就是二十幾年?!?/p>
張先生說,他剛來的時候,其店鋪所在位置還是一片泥土地,那時候景洪市最高的樓也只有7層,但現在的西雙版納到處都是高樓大廈,道路基建也是肉眼可見地越來越好。
相較于張先生,景洪市曼景保村千人長街宴項目負責人王一娜與西雙版納結緣的時間要稍晚一些,但至今也有7個年頭了。
王一娜告訴澎湃新聞說,這七年來,她發現來西雙版納的游客越來越多,文旅形式越來越豐富,文旅服務的水平也越來越高,于是,她也選擇留下來,并在這里開啟新的事業版圖。
4月15日,西雙版納州首府景洪市全城變為狂歡的海洋。 告莊西雙景官方視頻截屏圖
年逾五旬的玉女士是土生土長的西雙版納傣族人,她告訴澎湃新聞,小時候,潑水節只是傣族同胞會慶祝;但是大概從十幾年前開始,西雙版納有了越來越多操著外地口音的人,起初,很多人是為潑水節而來;后來,留下工作、生活的人也越來越多。
在她看來,近年來,越來越多像王一娜這樣的“新市民”來到版納生活、工作,不僅傳播了西雙版納的本土文化,也重塑了人們與這片土地的連接。
“版納本身就是一個旅游勝地,這里氣候宜人,動植物資源豐富,民族風情濃厚,再加上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和政府相關部門的推動,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里,愛上這里。”景洪居民田先生表示,西雙版納和潑水節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是一種必然,而游客和“新市民”的到來,也讓版納變得越來越好。
4月15日,西雙版納高樓掩映下的潑水廣場上,正在上演潑水狂歡。 微信公眾號“西雙版納發布” 圖
“我們的城市更美觀了,高樓更多了,道路更平坦了,街巷更整潔了,綠化率也有所提高,不是說單單看到綠色了,現在的版納是五彩繽紛的。”田先生感嘆道。
從傣族少女參與取水儀式到萬人潑水的沸騰現場,從本地市民的自豪感到外地游客的歸屬感,潑水節這一跨越千年的水之慶典,早已超越單純的民族風情展示,演變為文化傳承、經濟發展與民族共生的多維體現。
水花飛濺間,西雙版納在高速發展中,堅持著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對幸福生活的詮釋和追求——正如瀾滄江奔涌向前,時而激蕩、時而溫婉,但始終滋養著這片美麗的熱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