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如果要提一個地球上最“缺德”的國家,你覺得誰會中標?估計除了阿美,沒人敢坐頭把交椅,哪怕歐洲的那一群小弟還得自嘆不如人。然而,就算是阿美,在表面上,也不如這一國家做的絕,它就是沙特,一個和石油完全掛鉤的國度。
在2018年6月的時候,沙特突然宣布重大決定,要挖一條200米的運河工程,為此投資48億人民幣左右,打算靠這條河把鄰居給挖成一個孤島。這聽起來就匪夷所思,在沙漠里挖運河?鄰居又是哪個倒霉蛋,招來這位土財主在自家門口大興土木?莫非兩者有什么難以調和的矛盾?
接下來,就讓我們聊一聊,這倆國家的“昨是今非”。
挖運河到底為哪般?
被針對的是卡塔爾,一個和沙特同根生的地方。
據了解,當時沙特準備在對方邊境上開鑿運河,目標是60公里,長度在200米,深度為40米,并且要保證33米的輪船能行駛,不惜投資48億元。
為了顯示對這一工程的重視,沙特專門搞了一波競標。要說這事也真的“缺德”工程,卡塔爾本來就是個半島國,這要真的挖通了,那出國的交通基本只能靠飛機和輪船了,畢竟誰家門前放個“護城河”,腦子都要燒的冒煙,更別說200米長,直接變身成了孤島,時刻處于被動。
離譜的是,居然真有5家公司去參與競標了,并且沙特還信誓旦旦的表示,會在中標后的一年內完工。
那么,這運河到底為哪般才決定開挖的呢?最后又是否成功挖通了呢?說來也奇葩,沙特是決定先“震懾”對方,運河不僅能起到隔絕的作用,還能時刻關注對方的陸地邊界動向,相當于整了個動態攝像頭,而且更有利于制裁和封鎖卡塔爾。
至于雙方的恩恩怨怨,還要從很久以前說起了,當然這其中離不開某個“額外因素”的操守,而雙方鬧到水火不容的斷交地步,正是在沙特決定挖運河的一年前。
先來看兩個鄰居的關系如何惡化。
同樣是生活在中東,也同樣是奧斯曼的一部分,這倆鄰居確實有過一段和諧相處的日子,親如兄弟。只不過,在中東這個地區,“經濟”往往是原罪。
一戰結束后,奧斯曼基本成了一個歷史符號,從而分裂成多個小國家。
其中沙特有充足的石油,人多、經濟好、土地面積還大,所以當了阿拉伯的老大哥,可卡塔爾也有資源,憑什么他就得被排在后面?而且,他們看不起沙特的過去,一個騎著駱駝的行腳商人出身,也敢在自己面前耀武揚威?想當初自己跟著奧斯曼“滾刀子”的時候,有他沙特什么事?
再者說了,石油你有我也有,天然氣照樣平分秋色,哪個都能換來白花花的銀子,因此卡塔爾就越發的不服氣了。要么對方把老大哥的位置讓給自己,要么自己就去立門戶,分家過日子,看看誰以后發展的更好!但你想想,沙特怎么可能同意呢?
于是,原本從富豪“老爹”那里繼承產業的兩個“公子哥”,開啟了爭斗模式,而且這倆爭的讓人無線嘆息。總結起來就是,你支持的我反對,你反對的我支持,甭管結果怎么樣,我都要跟你對著來。
只不過,一輪輪的爭斗結束后,到底哪一方能成為最后的贏家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放在明面上的矛盾
其實,如果細數這倆的矛盾,會發現他們的蜜月期特別短暫,最早是在1916年結束的。而且,這倆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一個是想成為新的老大哥,另一個是想吃掉“肥美”的鄰居,要知道卡塔爾基本就在嘴邊,沙特要是不一口吃下去,難免夜長夢多,可這時的卡塔爾,卻有了英國的保護。
在大英還沒有變成“帶英”之前,那是頭號霸主,拿破侖再強,還是敗給了惠靈頓,而沙特雖然有錢,可想和大英硬碰硬,就屬于雞蛋撞石頭。但是,怎么說呢,世界局勢瞬息萬變,霸主的寶座也換了人,盡管卡塔爾等到了一個重新“沖刺”的機會,可很多事往往是難以預料的。
因為,想要吞下卡塔爾的老對手,一直沒有打算放棄,只不過沙特暫時做起了好好先生,選擇與卡塔爾重拾了“友誼”,奈何這一段友誼比之前的蜜月期要短的太多了。后來卡塔爾迎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也就是莫扎王后,她用自己獨到的“投資”眼光,將卡塔爾領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但是,代價是與沙特的矛盾,直接放在了明面上。雖說本是同根生,可一個新崛起的鄰居,勢必會影響自身的號召力,因此這倆更得爭個高低了。
就拿經濟來舉例,卡塔爾投資的行業,覆蓋之廣,漸漸贏得了相當豐厚的財富,比如房地產、體育、珠寶、商場等領域,并且十分的成功,迅速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而經濟起來了之后,人均的GDP可就相當好看了,一時之間蓋過了沙特。
除此之外,市場上的爭奪,也是針尖對麥芒,誰都不會讓誰一步。沙特的兩件套資產,石油和天然氣賣的十分火熱,可卡塔爾也有這些,所以兩方就開始搶市場了,盡管表面上看是良性競爭,但背后的矛盾有多么激烈,只能說如人飲水了。
當然,這兩方面的爭斗,都是相當常見的,也沒有采取特別不堪入目的手段,而接下來的互掐,才真正讓人繃不住。
阿拉伯國家信仰宗教,可宗教不止一個,各自的信仰不同,這一點確實沒什么好說的。過去又同是奧斯曼的一部分,信仰這一塊還是一致的,可是雙方對外的看法,就截然不同了,而且選擇的“重要合作伙伴”方面,更是不共戴天。
沙特選的是以阿美為首代表的西方國家,卡爾塔自然反其道而行之,選了伊朗,眼見這倆關系走的越來越近了,前者自然是非常不滿意,尤其是只要和沙特鬧過矛盾的,都能成為卡塔爾的座上賓。總之哥倆就是互相對著干,只要能給對方上眼藥了,就算是成功。
只不過,這些是表面讓兩個鄰居鬧到難以調和的矛盾,并非矛盾爆發的根本原因,說白了還是因為一個“錢”字。
前面提到卡塔爾的經濟曾超過沙特,這本來就讓老大哥被拂了面子,而讓老大哥尤為生氣的是,卡爾特竟然不是因為賣石油賣超了的,竟然是靠投資的產業賺來,同時還在世界上贏得了更多的影響力,如果被其他小弟效仿,將來可不得了了。
于是,忍無可忍的沙特,聯合6個國家,將卡塔爾“拉黑”了,而這也是挖運河的矛盾起源。只不過,拉黑的理由,讓阿美都忍不住站出來當和事佬了,至于這條運河,最后能不能挖成功呢?
“孤島”是否會誕生?
先來看理由,卡塔爾被加了個大帽子,支持“恐怖”活動,因此選擇斷交。除非卡塔爾能夠保證,以后離伊朗遠一點,再把啥實話都往外說的電視臺給關了,否則就是長期斷交的狀態,不僅要制裁,還得上封鎖大套餐,暫時給對方10天期限考慮要不要談判服軟。
卡塔爾自然不是軟柿子,被這么一威脅,火氣也上來了,斷就斷,反正自家央行有3400億美元儲備,可不怕這些國家的制裁。就這么干耗下去,態度強硬,不愿意有絲毫退讓,他們想要封鎖,自己奉陪,一天不解除封鎖,一天就別想談判。
眼見雙方劍拔弩張,阿美主動當起了和事佬。當時也是懂王當家,這個生意人,最喜歡從中牟利了,更別提懂王那張嘴了,什么都能禿嚕出來,只不過光禿嚕不干實事,而且懂王也不希望這倆徹底鬧崩了。
至于挖運河,肯定是不可能成功的,沙特連中標結果都沒有宣布,而且其他幾個國家,和卡塔爾沒有那么大的矛盾,他們只是有求于老大哥,表面上是一條心,背地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所以,運河到最后,都沒有成功挖出來,因此“孤島”肯定是不會存在的。
那么,這倆鄰居,將來會一直劍拔弩張下去嗎?
當然不是了,雙方的矛盾,來源于經濟上的爭斗,只要拿到自己想要的籌碼,哪怕是世仇都能親如一家。
2021年初,雙方的關系正式迎來了緩和,而老大哥一發話,其他幾個國家自然不會強撐著了,制裁到這里算是暫時告一段落。實際上,他們早在2019年就有了松口的跡象,卡塔爾舉辦體育比賽,沙特去參賽,明顯是互相釋放友好的信號。
因為在疫情肆虐正狠的時代,雙方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僵持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沙特的經濟支柱,除了提到的兩項關鍵資源,還有大名鼎鼎的旅游業,真把運河挖出來了,一定會給自己扣上“缺德”的帽子,并且本世紀別想摘下來。
經濟的轉型,是個高難度的活。雖然沒有報道這對鄰居究竟是如何緩和關系的,但能走到這一步還是值得肯定的,而對他們來說,最大的難點或許就是如何重建彼此的信任了。
中東這塊土地上,充滿了太多的未知,不過還是希望,他們能夠早日迎來春天和長久的和平發展。
信源:《環球網》——《沙特欲挖運河將卡塔爾隔絕成島?有人稱更像是鑿了條護城河》
《海外網》——《沙特放大招了!考慮沿邊界挖運河 把卡塔爾變成島》
《新民晚報》——《一天內被七國“拉黑”,卡塔爾到底得罪了誰?》
《百科》——《卡塔爾外交危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