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青浦工業園區的東航技術應用研發中心,實時飛行仿真系統、智能維修設備等一應俱全,1∶1高仿真駕駛艙將升降平臺車駕駛員的培訓時間從1個月縮短至5天。這里是集產、學、研、用于一體的新型航空人才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東航研發中心肩負著東航10萬員工業務能力培養的重任。
“青浦區低空經濟產值從2020年的57億元增至至去年底的197億元。”青浦區航空產業協會會長李錦銘告訴記者,青浦總部經濟發達、區域樞紐空域和應用潛力巨大,通過前瞻性布局,吸引東航等多家行業鏈主龍頭企業入駐,未來將實現低空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4月15日,首場“媒體看新城”系列采訪活動來到青浦新城。根據《2025年上海市新城發展行動方案》,五個新城將依托各自優勢稟賦,聚焦特色產業細分賽道重點發力。青浦區作為全國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之一,也是上海市發展低空經濟的重要承載區,已在青浦新城區域集聚航空設備制造、關鍵部件研發、導航定位、低空運營服務等多個方向的優質項目,有望建設一座面向未來的“天空之城”。
青浦區經委副主任李玉潔透露,通過研究編制《青浦新城北斗與低空經濟特色產業細分賽道規劃》,將發揮青浦快遞物流企業總部集聚優勢,開展跨區、省際及長三角區域物流運輸的場景優勢,打造包括北斗融合應用平臺、低空物流服務平臺、低空經濟關聯產業服務平臺,以及低空產品展銷服務等平臺。
青浦工業園區副總經理張浩介紹,通過編制《青浦區“智造空間”導則》,推動“低容積率成為高容積率、低效用地升級高效用地、低端產業邁向中高端產業”,將存量工業盤活和“上樓”有機結合,引導企業“增高提容”,逐步實現產業集群集聚集約發展。
根據《2025年青浦新城發展行動方案》,今年青浦新城聚焦產業引領,突出以產興城;聚焦產城融合,加快中央商務區以及老城廂兩大核心區提升,唱響“雙城記”,推進未來城市樣板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示范區線新城南站片區規劃落地,提升公共服務能級,增強城市綜合功能。
青浦區副區長朱眾偉表示,6.5平方公里的中央商務區是青浦新城的核心,也是“東西區域聯動、南北產城融合”的樞紐節點。下階段,青浦區將按照“長三角企業入滬第一站”的定位,將中央商務區打造成為融合創新孵化、商業服務、智慧生活為一體的綜合性科創城。
青浦新城正著力提升交通、醫療、教育等方面城市功能:中山醫院青浦新城院區(一期)已于3月底順利結構封頂,預計明年正式投入使用;青浦新城綠環一期13公里已經貫通,二期23公里貫通道也已開工建設;青浦新城站作為“三線換乘”樞紐,年內基本完成主體結構建設。
今年以來,青浦新城老城廂舊城區改建項目已全面轉入開發階段,圍繞“最江南”,推動城市更新實踐區蝶變煥新。去年,青浦新城老城廂居民完成征收簽約848證。據悉,下階段青浦新城將以打造“江南新天地”為建設目標,推進面粉廠、水泥廠、熱電廠等工業遺存的招商引資、盤活利用,將老城廂打造成新老結合、傳統與現代兼容的生活新樣板。
原標題:《聚焦這一賽道,青浦新城將要“起飛”》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楊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