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首富是誰?沒錯就是盛宣懷,他可是李鴻章 “錢袋子”,當年給李鴻章當 “黑手套”,把胡雪巖整垮的就是他。他富可敵國,產業版圖極其龐大,輪船、銀行、冶鐵、煤礦、油電、鐵路、紡織、房地產等多個領域都有涉足。
盛宣懷去世后,為清算遺產,還專門成立了“盛氏家產清理處”。只是清理工作耗時兩年多,最終算出他的遺產價值1349萬兩白銀。但這只是遺產數額,巔峰時期,盛宣懷的財富差不多有三千到四千萬兩白銀,要知道,當時清政府一年的全國稅收才8000萬兩白銀左右。
盛宣懷的遺產為何大幅縮水?1902年,他回老家守孝,袁世凱趁機侵吞了他在招商局和郵船局的股份。隨后,保路運動和武昌起義爆發,他的財產再次受損。民國時期,民國政府直接強令他捐出銀行、祠堂、義莊、房地產等資產以支持政府工作,幾番折騰就只剩下一千三百多萬兩了。
盛宣懷絕對是晚清最大的房地產商,他擁有171處房地產,其中131處在上海。這131處可不是房屋建筑,而是地皮。像如今三星公司所在的上海楊浦中路那塊地,有261畝就曾是他的產業。他家在南京西路的宅邸占地幾十畝,二馬路、五馬路、靜安寺、福德里、廣富里等黃金地段都遍布他的產業。除了上海,他在武漢也購置了地產,漢口英租界、六渡橋、大智門、王家墩、武商江邊等地都有。
除了房地產,他還持有大量股票債券,在招商局、通商銀行、保險公司等都有投資,這些資產價值500多萬兩。此外,他還有約3000多畝田產,不過在盛家的估價清查里,這些田產并未計算在內,估計在盛家人眼中這3000畝地不算什么吧!
有資產就有負債。根據估價清查,盛宣懷的負債大概在7萬兩左右,不到8萬兩,負債率約為0.6%,這負債率估計世界五百強企業都難做到吧!
對于這1300多萬兩白銀的遺產,盛宣懷原本打算“動利不動本”,也就是本錢不動,家人分利潤。據說這一想法是受日本三井家族啟發,三井家族不分家產,僅分利息,延續了數百年,子孫后代都受益。可盛宣懷一去世,情況就變了。遺產一半存于余寨義莊,余寨義莊類似家族信托,由李鴻章的兒子李經方管理,另一半則直接被家人分了。但李經方沒好好管理,信托的那筆錢也沒了!
遺產一分,盛宣懷的兒子盛恩頤就開始膨脹了。他一口氣娶了11個姨太太,給每個姨太太都購置豪車別墅,更要命的是他還沉迷賭博,結果與浙江總督盧永祥的兒子盧小佳賭博,把上海黃河路一帶上百套房子的房產,外加一整條街的商鋪都輸光了。房產沒了,企業也被他敗光!
當時盛家的仆人都察覺到盛家要衰敗了,以前在盛家,仆人到年底還有年終獎,多發一個月工錢,后來這傳統都沒了。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盛家有兩個女傭,一個叫呂寶珍,由盛宣懷做媒,嫁給了交通部次長趙慶華,他們的女兒后來嫁給了張學良,就是傳說中的趙四小姐。另一個更厲害,叫倪桂珍,一開始在盛家當家庭老師,后來嫁給了一位牧師,宋美齡、宋慶齡、宋子文就是她的子女。
20世紀50年代,盛恩頤徹底輸得底兒掉,連吃飯的錢都沒了,只能淪落到在街上當乞丐。真就應了那句 “富不過三代”,盛家兩代都沒挺住,家產就這么快被敗光了。
不過敗家子盛恩頤,倒是有個很爭氣的兒子,他的兒子叫盛毓度。盛毓度在日本餐飲行業一路摸爬滾打,最終成了全球餐飲大亨。更值得稱贊的是盛毓度非常有愛國情懷,直到去世都始終保留著中國國籍,還在上海交通大學設立了獎學金,回饋祖國的教育事業,上海的盛毓度小學就是他捐建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