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韓國頻道
人民網4月15日電 在韓國社會,“袋鼠族”這一形象化的稱謂正逐漸成為當代年輕人的真實寫照。這些已屆成年的年輕人如同袋鼠幼崽般,始終無法脫離父母的庇護。最新研究數據顯示,這一群體的規模正在快速擴大。據韓媒《中央日報》援引首爾研究院報告顯示,韓國35歲仍與父母同住的人群比例較十年前增長了一倍。
圖源:韓媒
韓國35歲人群三分之一未“斷奶”
與父母同住并準備教師資格考試的30多歲青年金某,其父母不僅承擔補習班費用,還提供零花錢和生活費。他表示:“就算想去做補習班或自習室的兼職,父母也會勸阻說‘把那些時間用來學習’”。雖然心懷愧疚,但考慮到年齡增長就業會更困難,他認為除了當前集中精力備考別無選擇。
首爾研究院13日發布的《市民生命周期變化與貧困風險》研究報告揭示,首爾地區35歲人群與父母同住比例呈現顯著代際差異:1971-1975年出生群體為20%,而1981-1986年出生群體飆升至41.1%。韓國全國數據顯示,“袋鼠族”比例在過去十年間從18.6%躍升至32.1%,意味著每三名35歲韓國人中就有一人尚未實現經濟獨立。
就業難、婚育遲:“袋鼠族”背后的時代困局
韓媒報道指出,韓國就業市場惡化和結婚推遲是導致該現象激增的主要原因。 韓國年輕人正經歷著畢業、就業、婚育等人生關鍵節點的全面延遲。韓國統計廳數據顯示,2024年應屆大學生平均需要51.8個月完成學業,較2007年有統計以來的46.3個月延長整整一個學期。不僅學業周期延長,待業時間也在持續增加。數據顯示,畢業生平均就業周期從2004年的9.5個月延長至2024年的11.5個月。這一趨勢或將進一步加劇。韓國雇傭信息院今年3月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在3189名“長期無業青年”中,平均待業時間已接近兩年,其中11%的人持續無業狀態超過4年。
婚育時間的推遲同樣不容忽視。過去20年間,韓國初婚年齡顯著后移。2000年男性初婚年齡為29.3歲,女性26.5歲;至2024年,男性推遲至33.9歲,女性31.6歲,整體推遲4-5年。
“經驗優先”就業市場加劇青年困境
專家指出,經濟壓力是阻礙青年獨立的核心因素。韓國中央大學社會學系名譽教授李秉勛表示:“就業困難導致的收入不足,疊加房價高企,迫使年輕人選擇與父母同住?!?/p>
首都圈資源過度集中和企業用人偏好被視為重要影響因素。韓國勞動研究院研究員姜東宇分析稱:“企業傾向招聘有經驗者,迫使年輕人耗費更長時間積累資歷,進而導致人生重要節點全面推遲?!睋﨣BS報道,今年僅六成的韓企制定應屆生招聘計劃,且專家預測其中約70%崗位仍將由有經驗人士占據。這種用人邏輯使年輕人陷入“無經驗-難就業”的惡性循環。韓國統計廳國家統計門戶網站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25-29歲就業人數為242萬,同比銳減9.8萬,創下2013年三季度以來最大降幅,甚至超過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同期水平。
韓國政府正實施多項措施緩解就業難問題。首爾市近期推出青年就業扶持計劃,提供AI模擬面試、職業培訓及免費面試正裝租賃等服務,并將企業實習期延長至4個月,去年就業轉化率達58.7%。然而在房價高企、經濟增速放緩的宏觀環境下,這些政策能否根本性扭轉趨勢仍有待驗證。
代際貧困風險:不容忽視的社會隱憂
韓國專家警告,若“袋鼠族”現象持續惡化,可能引發代際貧困危機。首爾研究院研究員邊錦善(音)指出,在韓國,成年子女與父母同住通常意味著父母需要補貼子女生活。除非家境優渥,否則這將嚴重侵蝕父母的養老儲備。韓國勞動研究院研究員姜東宇指出:“當前父母輩尚能資助子女,但隨著年齡增長,現金流短缺將使其難以應對突發危機。若青年獨立進程持續推遲,將導致兩代人生活質量同步下滑。”(申玉環 吳三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