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盤資金的兩次買入,成為了昨晚市場討論的熱點。
兩次的發生的時間點都很巧合,一次是出現在早上接近11點30分收盤時的最后10分鐘,滬指的分時突然出現放大量上漲的現象,滬深300ETF出現巨量買入;而另一次也是在下午15點收盤前的最后10分鐘,這就是說“最后10分鐘”成為了焦點,我對此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其一,時間之所以發生在兩次最后收盤前的10分鐘,有很明顯的維護指數的痕跡,簡單說就是為了讓指數收盤前變得漂亮點,從而達到維護市場人氣的作用,特別是昨天下午15點收盤時滬指以紅盤而報收,就很具有代表性;
其二,昨天的成交出現了明顯的萎縮現象,幾乎比之前一天少了2000億元,已經有投資者發聲了,如果不是護盤力量在盤中的兩次異動,恐怕昨天的單日成交會再次回到萬億元之下,我覺得護盤力量即便不出動,市場存在成交萎縮的可能性,但也不至于萎縮到很夸張的地步,而這個時候護盤資金的開動不得不承認的是,的確有刻意拉抬指數,以掩蓋成交低迷的情形,或者說想通過護盤,來改變人氣一下子又低迷了的狀況。
從以上的兩個目的看,昨天的護盤資金出現了兩次出擊,的確是主動的想改變生態,更何況大資金的出手還是讓人感到意外,因為過去幾乎每次大資金出手的時間,都是在市場下跌的比較明顯,或者跌勢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的情況下發生的,而從昨天的狀況看,按照過去的經驗看,大資金出手的條件都不符合,所以說這就讓人有更值得琢磨的地方了。
唯一能夠解釋的是,大資金不希望市場在這個位置調整,能夠持續強勢向上攻擊,這種想法是好的,的確如果在目前的位置,市場一下子人氣變得低迷,這就很可能帶來新的問題,那就是指數存在著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因為目前的對等關稅還沒有結束,昨天美國已經宣布了要對芯片以及電子產品的進口進行調查,這種狀態下,市場的變數仍然很大,換句話說在市場心態依然不穩定的情形下,這個時候大資金盯著盤面所起到的隨時維護的作用就至關重要了。
這樣想的話,問題就沒那么復雜了,既然是大資金為市場保駕護航,那么在目前位置維護的成本一定是看著指數再度掉到3100點附近所付出的代價小啊,大概率就是在算清楚了這筆賬之后,才有昨天大資金的兩次出手。
首先對這次大資金的意外出手要給予點贊,我覺得邏輯無疑都是正確的,而唯一期待的就是希望不要虎頭蛇尾,既然是維護市場穩定,就要有持續性,直到將市場護送到安全的位置,那個時候市場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保持活躍的時候收手。
我這種想法到底對不對,暫且先不下定義,看看市場的持續性,大資金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就進一步的清楚了,先讓子彈飛會吧。
免責聲明:文中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操作建議或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請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