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洪,清雍正、乾隆時期宮廷畫院供奉,擅長山水、花鳥畫,以筆路纖細、著色秾麗見長。
作品尺寸:185×66.3厘米。材質:紙本設色。藏地:臺北故宮博物院。
畫面以花鳥與泉石為題材,可能描繪了飛鳥棲息于泉石間、花卉競放的場景,體現自然生機。
戴洪以工筆與寫意結合的手法,將花鳥的細膩與泉石的蒼勁融為一體,形成虛實相生的視覺效果。
筆法:筆路纖細,線條流暢,展現飛鳥的靈動與花卉的柔美。設色:秾麗典雅,色彩對比鮮明,突出主題的視覺張力。細節:花卉可能以沒骨法點染,山石以皴法勾勒,體現工寫兼能的技法特點。
作為乾隆時期內廷畫院作品,該畫反映了清代宮廷繪畫的審美趣味與技法傳承。
戴洪曾參與合繪《清明上河圖》,其花鳥畫風格或受宮廷“院體畫”影響,兼具細膩工麗與文人意趣。
與蔣廷錫《藤花山雀圖》等清代花鳥畫相比,戴洪之作或更注重工筆的精微與色彩的華美,體現宮廷藝術的裝飾性。
戴洪的創作亦呼應了明清時期花鳥畫“工寫兼能”的潮流,為傳統繪畫注入新意。
《花鳥泉石圖》以細膩的筆觸與絢麗的色彩,展現了戴洪作為宮廷畫家的藝術造詣。其工寫結合的技法、寓情于景的構思,不僅呈現了自然之美,更承載了清代宮廷繪畫的文化意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