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可能都還在琢磨特朗普下一步棋會怎么走。
但其實勝負初見分曉,部分受害者已經出現。
接下來的戲只不過是走走過場而已。
一、奇怪現象:美元貶值,人民幣也貶值
今年以來,美元指數從最高點下跌了10%左右。
而人民幣則并沒有升值,完全跟隨美元的走勢,兌其他國家貨幣通通貶值10%左右。
對美元甚至貶出了新低。
很多人看到這個現象都表示不理解,甚至認為是某種未知的利空在擾動。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這就要從最近比較流行的海湖莊園協議說起了。
二、海湖莊園協議
美國“海湖莊園協議”是特朗普政府提出的經濟戰略構想,其核心目的是通過重塑全球貿易和金融體系,緩解美國貿易逆差、提升制造業競爭力,并鞏固美元的國際地位。
“海湖莊園協議”的假想最初只在小圈子中流傳,但現已引起華爾街廣泛關注。
這個協議的主要內容是:
1)匯率政策協調:通過多邊或單邊手段推動美元貶值。要求貿易伙伴貨幣(尤其是人民幣、歐元)升值,改善美國制造業的出口競爭力。
2)關稅與貿易陣營劃分:將全球經濟體分為“綠色、黃色、紅色”區域,依據合作程度實施差異化關稅。例如,接受債務置換或增加安全開支的國家可享受低關稅,否則面臨高關稅限制。
3)債務重組與美債置換:提議將外國持有的美債置換為100年期不可交易、零息債券,美國可在100年內不支付利息,到期后僅償還本金。
4)主權財富基金與資產重估:計劃將美國黃金儲備(8010噸)和比特幣(20.7萬個)重新估值(如黃金按市價2900美元/盎司計入資產),以改善財政狀況并減少債務壓力
乍一眼看上去,這些內容很扯淡。
但不可忽視的是,除人民幣外,其他貨幣都出現了大幅升值。
現在美國正在進行差異化關稅,給出90天的豁免時間,也是為了談判施壓。
至于債務重組和置換,并非不可能,只不過可能沒有這么夸張而已。
那么特朗普的關注點可能就在匯率和利率上。
關稅戰只不過是手段和工具而已。
三、化債就是找人買單
化債的本質就是找人承擔代價,只要有人承擔了代價,債務問題就解決了。
比如:
爆掉一部分債務就是債權人買單;
降息就是全體儲戶買單;
通脹就是全體人民買單;
美國加關稅就是美國消費者買單;
美元貶值就是持有美元資產的人買單。
這次貿易戰,買單的人已經出現了。
首先,加征的關稅,大部分是被美國消費者承擔了;
第二,歐元和日元主動升值,他們承擔了部分代價,而且未來他們的出口優勢將大大削弱。
第三,美元貶值也就意味著美元購買力下降,持有美元的人買單。
現在還沒看到美債利率的下降,但估計特朗普也會想盡辦法達成。
未來大概率還會出現再通漲。
四、海湖莊園協議VS廣場協議
兩個協議在匯率上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逼迫別國貨幣升值,從而提升本國產品競爭力,最終平衡貿易逆差。
當年日本的債務壓力很大,在泡沫破裂后,本應該讓日元貶值賴掉債務的。
但迫于美國的淫威,它反而讓日元升值。
一方面喪失了出口優勢,另一方面把債務拖成了大問題,最終導致了失去的三十年。
這些都是政治場上的博弈,誰有話語權,誰就牛逼,誰沒話語權,誰就承擔更多的代價。
因此,本輪貿易戰的勝負已經初見分曉了。
歐洲和日本更多的承擔美國化債的代價。
而中國雖然也會承擔一定的代價,但我們對非美國家貨幣也在貶值。
所以承擔的代價更小。
人民會一直緊跟美元嗎?
答案是:不會!
人民幣還是會升值,但我們要在內需做好準備后升值。
否則出口和內需一起熄火,國內就業壓力會比較大。
弱美元是一個長周期的邏輯,會持續很長時間。
廣場協議那會,美元貶值了50%。
這一次同樣有可能貶值到80左右。
這里要注意區分,美元貶值并不意味著美元就不是世界貨幣了。
只不過美元的地位和信用有所削弱。
美元退出世界貨幣的角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短期來看,美元崩不了。
五、都在拼演技
現在博弈的各方都在拼演技。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雖然方向已經定了,但過程中,大家還是要走走過場。
該演的都要演到位。
看電影的觀眾就跟看推理電影一樣,天天都在揣測特朗普的葫蘆里在買什么藥。
而特朗普隨時都在變卦,把觀眾腦子都繞暈了。
其實很早前我就跟大家說過,情節會反轉,反轉,再反轉!!!
我們當一場戲來看,會很精彩。
但根據情節下注做投資,當心會被特朗普帶進溝里。
特朗普只會加大波動,改變不了A股的方向!
一動不如一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