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閔行區新虹街道的中航公寓
兩幅總面積達200平方米的墻繪
近日驚艷亮相
“以前這里就是普通的居民樓外墻,現在每次經過都像在看海報。”在中航公寓外,外賣騎手王師傅習慣性地將電動車停在3號樓前。這個動作他已持續兩年,不同的是,如今他總會抬頭看看新繪制的墻繪。“看!那個騎助動車的身影,像極了我們在高峰搶單的樣子。”
近日,由新虹街道聯合青年藝術家李祾佳團隊,歷經3個月調研創作,完成了《都市弄潮兒》與《從高度到溫度》兩組立體畫卷。
2024年4月,由老廠房蛻變而成的閔行區新虹街道中航公寓“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正式投入使用。其中,3號樓作為上海首個“騎手樓”,住著100多位外賣騎手。 墻繪采用時下在商業街區和文化地標風靡的裸眼3D藝術形式,通過“三維景深”將傳統建筑窗體轉化為充滿未來感的城市景觀。
“結合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們來自五湖四海的特征,我們特別設計了‘新72家房客’的故事線,每個細節都藏著城市建設者的奮斗軌跡。”當記者問及創作初衷時,設計師李祾佳打開手機展示建模過程,“比如這個一家四口的畫面,原型就是樓里一位小哥”。
另一幅《從高度到溫度》則構建了獨特的視覺坐標系:縱向以上海城市建筑為背景,橫向以高鐵與飛機元素展現新虹街道地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區位特征。更讓騎手小郭感動的是畫面中穿梭在建筑群間的騎手形象,“我還沒來得及去外灘看看,以前總覺得自己是城市的過客,現在看著畫里的自己和這座城市同框,突然有了‘這里也是我的家’的感覺。”
從遠處觀看這兩幅作品,會發現彼此間如同一面“雙面鏡”,一面映照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硬核高度”,另一面也折射出海納百川的“柔軟內核”。李祾佳透露了畫面中隱藏的細節也頗具深意:讓城市建設者管理者們走出公寓,更多地感受這座城市的溫度,通過這里的“小家”與這座城市的“大家”同頻共振。記者了解到,這次微更新延續了“小哥議事廳”的民主機制,從最初的設計方案征集到最終的細節調整,多場座談會收集了騎手們的建議。
如果城市有顏色,那上海一定是斑斕的彩色。“這不是簡單的墻面美化。當騎手早出晚歸時經過這里,或許能從中讀到屬于自己的故事。”新虹相關負責人表示,設計的初衷是讓城市建設者管理者們更有尊嚴、更加舒心地在上海居住、生活和工作,更好的感受上海這座城市溫度,感受到家的溫暖。
記者:毛海萍
供稿:欣洪悅
初審:岳順順
復審:方雨斌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