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在北京、武漢、上海和廣州四個城市舉辦“2025(第三十屆)中國國際教育巡回展”。除英、美、澳等傳統留學目的國之外,本屆展會還吸引了來自厄瓜多爾、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匈牙利、波蘭、越南等新興留學目的地國家院校加入,其中越南和厄瓜多爾的院校首次參展。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伴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小眾留學市場正在逐步升溫。
小眾留學開辟接受高等教育新途徑
歐洲生活成本逐步走高、西班牙一年制碩士門檻陡增——當傳統留學路徑愈發擁擠,29歲的沉璧將目光投向中亞腹地。從新疆乘大巴抵達阿拉木圖,這座塵土飛揚的城市成為她的新起點:哈薩克斯坦國立大學的一年制會計碩士項目,學費僅為歐洲的1/3.無需語言成績與GPA硬性要求。
“出來一年就當給自己放假轉換心情,還能拿個學歷。”被央企裁員后,她選擇踏上出國讀研的擺渡船,在提升學歷后又回到新疆考編。她的經歷,折射出許多人選擇出國留學的就業焦慮。
據啟德教育近日發布的《2025中國留學白皮書》,2024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達到歷史新高,預計2025年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留學目的地呈現多元化趨勢,除傳統的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英語國家外,德國、日本、新加坡等非英語國家的吸引力顯著提升。
北京亞歐國際教育文化院院長姚博分析認為,選擇小眾留學國家,其教育質量高,如德國、哈薩克斯坦等部分大學在QS排名表現優異;留學成本低,一年費用僅幾萬元;語言要求寬松,國際課程多英語授課;文化氛圍好,生活節奏慢,部分國家華人多,利于融入;移民機會多,像德國留學后有找工作簽證,滿足條件可申請永居;就業前景廣,隨著中國企業出海,與中國合作緊密的國家對懂中文及當地業務的人才需求大增。
近年來,伴隨著留學成本的不斷升高,留學生們在留學時會更加重視留學費用問題。CCG發布的《中國留學發展報告藍皮書(2023-2024)》顯示:“德國、新西蘭等國家的優質教育資源和高性價比生活體驗,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將目光投向這些地區?!?/p>
“英美加澳太貴,歐洲免學費國家生活成本高,中東歐是性價比之選。”米卡工作一年辭職后,選擇前往波蘭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在波蘭,公立大學年學費普遍低于3萬元人民幣,生活費相比西歐國家較為低廉,且允許留學生合法兼職(每周20小時),剛辭職的米卡就在這種情境下有了資金周轉的空間,進而抓住了與波蘭商人合作的契機,從事文件翻譯、貨物接收等兼職工作以補貼家用。
歸國就業仍是留學生選擇主流
據《中國留學發展報告藍皮書(2023-2024)》,隨著國際形勢變化及“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國海外留學生的分布更加多元。近幾年,除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傳統留學目的地之外,德國、法國、俄羅斯、意大利、愛爾蘭、瑞典等歐洲國家以及馬來西亞、泰國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也成為中國學生的重要留學目的地。
姚博表示,不少非英語國家的高校重實踐與理論結合,像德國理工科、法國藝術科研、荷蘭商科,培養出的學生專業知識扎實、實踐能力強,能在對應領域具備突出實力。同時,留學經歷可以賦予留學生跨文化交流優勢,接觸多元文化、教育體系與思維方式,擁有廣闊國際視野,能很好地適應跨國企業或國際業務崗位。還有語言能力優勢,在非英語國家留學可掌握當地語言,多語言能力助力其在與對應國家有業務往來的企業中脫穎而出。
曾在塞爾維亞兼職的曉蘇表示:“會中文是優勢,但會塞爾維亞語才能扎根?!痹凇耙粠б宦贰背h影響下,小眾留學國家的就業市場往往存在雙向需求:一方面,當地企業渴望拓展中國市場,急需雙語人才,而另一方面,留學生需突破語言壁壘才能真正融入當地就業環境。在波蘭生活的米卡也表示,在國外長期生活,獨立自主能力至關重要,它直接決定了人能否融入新環境、理解新文化、適應新秩序。
盡管部分留學生選擇留在國外發展,但歸國仍是主流。新華網發布的《2025年中國留學生白皮書》顯示,在選擇就業的學生中,回國求職的學生則比希望在海外就業的更多。文化歸屬感、祖國吸引力是吸引海外人才回國就業的兩大主要因素。
“留學時間短,完全融入當地的生活環境比較難,我還是更喜歡國內的生活節奏與人際交往方式?!睍蕴K提到,除了生活習慣與文化環境,促使留學生歸國的還有根植于家庭的情感鏈接。沉璧坦言:“國家日益強大機會多,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的父母在家鄉?!?/p>
提前規劃道路,避免盲目求職
不論在哪個國家留學,同學們最終仍將接受市場的檢驗。據領英中國《2024留學生歸國求職洞察報告》,47%的中國留學生畢業前在海外就開始利用各種渠道平臺尋找回國后的工作。其中,31%在畢業前就已經確定了就業崗位。“薪資福利待遇”“職業發展與上升空間”“工作穩定性”“工作地點以及工作與興趣匹配度”,是中國留學生在歸國就業考慮的前五大因素。
對于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沉璧肯定了哈薩克斯坦留學經歷帶來的正向作用。在她的留學班級里,還有幾位三十多歲的同學也希望通過留學的踏板返回祖國考編。從阿拉木圖到新疆的車程比去東部地區方便、新疆等地將哈薩克斯坦的學歷納入“邊疆人才引進計劃”、部分地市對留哈碩士給予3萬元-5萬元安家補貼……這為眾多在哈中國留學生提供了回歸故土的引力。
姚博表示,小眾留學國的留學生在就業上具備諸多優勢,但他們也面臨挑戰。小眾留學國家高校國際知名度有限,部分專業非熱門強勢,就業競爭易處劣勢,企業對其學歷和專業能力信任建立慢?;貒蜆I時,文化差異常導致溝通、工作理念上的誤解與沖突。且與傳統留學大國相比,小眾留學國的留學生數量少,國內校友網絡和人脈資源相對薄弱,但這些現象也將逐漸改變。
對于如何提升就業競爭力,姚博建議,留學生可通過在校努力學習、參與專業活動及考取國內認可證書提升競爭力。在人際方面,可以利用社交媒體等拓展人脈,并在求職時突出留學優勢進行自我營銷。另外,提前規劃自身職業,依據國內就業市場需求選擇專業和實踐,可以避免走盲目求職的彎路。
據悉,針對留學生歸國就業問題,在2025中國國際教育巡回展暨中國留學論壇信息發布會上,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任王大泉表示,中心正在以國家留學人才就業服務平臺為依托,提供在線就業服務。目前,平臺注冊的留學生人數已經達到31萬余名,用人單位達1700多家,幫助留學生打通就業市場信息壁壘,促進人才資源和用人單位需求精確匹配。“構建一個健康的留學教育生態體系,才能推動出國留學人員與來華留學人員的雙向流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