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俄國防部消息,在近期落幕的庫爾斯克戰役中,俄軍一舉摧毀了西方5500件武器裝備,總價值約78億美元。這場戰役,不僅是對烏軍戰斗力的一次嚴峻考驗,更是北約與俄羅斯之間一場真槍實彈的較量。然而,最終的結果卻令人唏噓不已,烏軍在俄軍的凌厲攻勢下節節敗退,最終全面潰敗。
戰火紛飛:庫爾斯克成北約與俄軍較量場
庫爾斯克戰役,無疑是俄烏沖突中的一場關鍵性戰役。烏克蘭在西方的大力支持下,集結了大批北約先進裝備,并派遣了精銳部隊參戰。北約更是直接提供情報支持、戰術策劃,甚至派出軍事顧問參戰。西方國家更是將大批北約正規軍換皮成為雇傭軍進入庫爾斯克戰場,美國更是率先解除了烏軍武器限制,允許其自由發揮打擊俄羅斯本土縱深目標。
然而,這場看似勢均力敵的較量,最終卻以烏軍的慘敗告終。俄軍在3月份打響庫爾斯克總攻之后,以摧枯拉朽之勢將烏軍和西方武裝擊潰。俄軍開始圍剿邊境地區最后兩個村莊據點,烏克蘭入侵庫爾斯克行動已經全面失敗。英國軍事專家墨丘利斯無奈表示,俄羅斯已經在消耗戰中取得了勝利,烏克蘭難以繼續在前線保持戰斗力,烏軍無法抵御俄軍攻勢將宣告戰敗。
裝備盡毀:烏軍損失慘重,俄軍彰顯火力優勢
根據俄軍“北方”集群數據顯示,烏軍在庫爾斯克戰爭中一共損失了1000多門火炮和1000多輛坦克裝甲。再加上烏軍損失的各類步兵戰車、運輸車、防空導彈系統等,加起來一共損失了5500件裝備,這些全部都是西方援助的。如此慘重的損失,無疑是對烏軍戰斗力的一次沉重打擊。
而烏軍損失的不僅僅是裝備,更是其精銳力量。按照俄方統計數據顯示,烏軍和西方雇傭軍在庫爾斯克戰場一共損失7萬余人,高達15個旅被打殘。這些都是烏克蘭的精銳力量,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北約派遣到烏克蘭前線的精銳骨干,結果全被俄軍重創。這一結果,無疑是對烏軍士氣的一次重大打擊,也讓西方國家對烏軍的援助前景產生了深深的疑慮。
歐洲蠢動:30多國欲組聯合部隊,俄方警告震耳欲聾
近一段時間以來,歐洲國家正密集討論出兵烏克蘭一事。法國和英國牽頭,已有30多國愿意組建聯合部隊進入烏克蘭。按照流傳出的消息稱,歐洲將會組建一支大約2萬至3萬人的部隊進入烏克蘭。這一舉動,無疑是對俄羅斯的一次重大挑釁。
然而,俄羅斯在這個時候放出庫爾斯克地區烏軍損失數據,就是要告訴這些歐洲國家一旦出兵,其下場將與庫爾斯克烏軍和外籍雇傭軍一樣,最終將會被打得尸橫遍野。這一警告,無疑是對歐洲國家的一次嚴重震懾。畢竟,在俄軍的凌厲攻勢下,烏軍已經損失慘重,歐洲國家又何必自討苦吃呢?
援烏乏力:西方態度轉變,烏軍戰斗力下滑
在拜登主政美國時期,幾乎是不留余力對烏克蘭進行支持,烏軍才能在2022年至2024年期間相繼打出多次大反攻。然而,隨著特朗普正式成為美國總統,對烏克蘭的態度發生了巨大改變。受整個西方援烏全面萎縮的影響,烏軍在戰場上戰斗力不斷下滑。
英國軍事專家墨丘利斯直接表示,實際上俄羅斯已經取得了俄烏戰爭勝利。事實上,烏克蘭堅持打下去已經沒有多少意義,澤連斯基只是不愿意接受戰敗罷了。烏克蘭繼續抵抗,其政治意義大于軍事意義,實際上已經無法在實力相差如此巨大的情況下扭轉戰局。
火力懸殊:俄軍炮彈年產量超1400萬枚,烏軍彈藥告急
烏克蘭軍方的數據顯示,俄軍炮彈年產量高達1400萬枚以上,意味著俄軍每天都能向烏軍陣地發射3.8萬枚炮彈,而烏軍每天最多只能夠發射幾千枚炮彈。俄軍在整個前線擁有數倍于烏軍的火力優勢。這一數據,無疑是對烏軍戰斗力的一次沉重打擊。
在俄軍持續針對烏克蘭能源、軍工廠和導彈研發中心大規模轟炸之下,烏克蘭無法進行可持續武器裝備生產,烏軍所需的炮彈幾乎全靠外部援助。但是西方武器裝備進入烏克蘭境內之后,立馬將遭到俄軍精準打擊。烏克蘭沒有自己大規模造武器裝備的能力,西方援烏又如此低迷,烏軍得不到彈藥補給在前線無異于白白送死。
對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注。
注: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