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回合1-3的比分,顯然將阿斯頓維拉推到了墻角。
雖然阿斯頓維拉經過了幾年的提升,如今走到1/4決賽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哪怕今天就此輸給巴黎圣日爾曼都是可以接受的結果,但沒有人會愿意如此輕率地放棄這個機會。
尤其是在主場,尤其是在冬窗引援眾多的情況下。
所以,埃梅里和他的球隊還需要進行最后一搏,才能為本賽季的歐冠之旅畫下一個遺憾相對沒有那么多的句號。
至少,他們要給巴黎圣日爾曼制造足夠的麻煩。
首回合比分落后,此役回到主場,埃梅里在策略上必定要變得更加主動一些,但在人員層面,他并沒有做出特別明顯的調整。
和他們類似的是,恩里克也派出了他心目中的最佳11人,這一點也已經確定許久了,而且,恩里克顯然也能預料到阿斯頓維拉在強度上的變化。
所以在開局之后,維拉很快就制造了角球環節的進攻:
更為明顯的特征,則是無球逼搶環節的力度加強:
于是在第8分鐘,維拉制造了中路的進攻,但并沒有打成:
作為一名曼聯球迷,我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維拉球迷,這樣的拉什福德并不是他的最佳狀態,身體層面顯然沒有達標,換做滕哈赫第一年的時候,他應該可以加速起來,從而將馬基尼奧斯壓在身側位置上。
能被對手率先出腳成功,完成斷球,說明拉什福德還是過去一段時間的老樣子,或許他的心情比在曼聯時好了很多,但身體和競技層面,沒有發生質的變化。
就在這一球斷出來之后的二次防守之后,巴黎圣日爾曼發動了反擊:
雖然沒有打成,但已經凸顯了維拉在能力方面的不足,壓上自然伴隨著身后風險的增加,但他們顯然沒有能力在攻防兩端都做好事情。
于是在第11分鐘,拉什福德再輸馬基尼奧斯,巴黎圣日爾曼再打反擊,這一次他們收獲了進球:
總比分從1-3變為1-4,兩回合的比賽懸念正在逐漸消失,而且隨著士氣遭到打擊,體能不及開場,維拉給巴黎圣日爾曼留出的處理球空間逐漸變大:
這顯然不是維拉應該有的表現,于是在第27分鐘,巴黎通過反擊打進了第二球:
此球一進,這一輪比賽的晉級者,實際上就很難有其他的結果了,當然了,考慮到過去十多年的歷史,在巴黎圣日爾曼的身上,你也不能把話徹底說死。
所以在主場遭遇兩球落后,總比分遭遇四球落后,阿斯頓維拉徹底沒有了心理包袱,放手一搏成為了唯一的選項,從中也收獲一球:
盡管,這也意味著后場空間再次暴露給對手,也難免被對手形成一次又一次的威脅:
即便如此,阿斯頓維拉也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所以在中場休息的更衣室里,相較于巴黎圣日爾曼,埃梅里的戰術布置會更為簡單,也會更為清晰,他們除了拉高比賽強度,投入進攻人手,在前場殊死一搏,已經沒有了第二條路可走了。
這一點,球員和教練一樣清楚。
反倒是在巴黎圣日爾曼的更衣室里,恩里克會將重點放在控制球權和節奏,還是專注于用反擊進一步殺死比賽?這一點頗具懸念。
因為對于主打無鋒陣的球隊來說,目前的情況是一個難題。
在上半場比賽,包括在此前的諸多比賽當中,巴黎圣日爾曼形成反制的一大前提條件,就是登貝萊、巴爾科拉和克瓦拉茨赫利亞在遠離核心的外圍區域接球:
和常規體系的球隊不同,無鋒陣在無球和困難階段,一大特點就是前鋒需要不斷回落,逐漸遠離核心區域,才能在后撤和拉邊的情況下拿到球,進而打出反制。
這也是教練選擇無鋒陣之后,必須要做出的一大犧牲,你沒有中鋒,自然沒有可以在核心區域和盡量靠近球門的地方展現優勢的選擇,那么就只能通過放棄縱深的方式來拿球,然后再重新奪取縱深。
要么依靠個人能力打進去,要么等待隊友跑上來。
選擇前者,意味著丟失球權的可能性攀升,因為在威脅球門之前,你還需要帶球跑上幾十米,等到需要做動作的時候,體力就可能撐不住了;選擇后者,意味著對隊友的消耗會增加,哪怕在控球時可以適當休息,但在客場,在對手決定殊死一搏的時候,你的控球能力也會相應削減。
所以,無鋒陣在非順風局當中,有著各種各樣的掣肘,這樣本來就很極端的戰術選擇,也難逃足球規律的制裁和打擊。
于是在下半場回來,阿斯頓維拉毫無意外地開始強攻,從第一次傳中的進攻里就能看到,主隊投入的進攻人手規模有多大:
盡管,巴黎圣日爾曼也在其中嘗試打出反擊:
但在第54分鐘,麥金遠射破門:
一路之上,巴黎圣日爾曼沒有人上前限制,中場無力,后衛遲鈍,讓阿斯頓維拉有了打出世界波,從而提振士氣的機會。
這也是由無鋒陣帶來的惡果。為了控球,為了跑動,為了躲避對抗,從前鋒線進行改組,中場線、后衛線一律改小,一律選用技術型球員,直至在門將位置上更為看重腳下能力,也就走到了真正的極端。
所以,巴黎圣日爾曼在下半場初段遭遇了真正的打擊。
在客場,在對手體能重新積攢起來,在對手因為大比分落后而無所畏懼,在對手打進了一粒世界波之后變得更為決絕的情況下,巴黎圣日爾曼陷入了真正的危機當中。
此后的幾分鐘,維拉掀起了進攻狂潮,從運動戰到定位球,如果他們的能力足夠,這段時間的機會完全足夠他們扳平,甚至反超總比分:
直至阿斯頓維拉的體能再次下降,跑動和對抗強度走低,巴黎圣日爾曼才重新打出反擊:
而在這之后,隨著雙方都開始進行換人調整,阿斯頓維拉在70分鐘區間,打出了最后一波進攻:
從此之后,比賽局勢就重新穩定了下來,相較之下,反而是巴黎圣日爾曼更有機會再進一球,而不是只需一球就可以扳平總比分的阿斯頓維拉了:
最終,總比分鎖定在4-5上,沒有逆轉,但也沒有遺憾了。
所以,從單純的實力角度來說,阿斯頓維拉確實是能力相對有限的一方,這是他們輸球的主要原因。
這一點不僅從首回合0-0變成1-3,進而需要面對今天的困局可以看得出來,而且從今天下半場的表現也能看得出來,平均能力更好的首發球員們在60分鐘之后逐漸偃旗息鼓,到了換人階段,只能接受自己越換越差,只能靠體能進行最后一搏,卻抓不住恩里克不想換人的戰機窗口。
當然了,具體位置上的球員能力高下可以再討論,但從全局的角度來說,情況就是如此,替補們接不上班,自然也就談不上扳平和逆轉了。
而從巴黎圣日爾曼的角度來說,這場比賽其實預示著他們在成功中隱藏的危險。
晉級半決賽,自然是大功一件,首回合3-1,次回合率先完成兩球領先,這是他們最后有驚無險的基礎,但沒有多少人會接受5-1變5-4的過程。
恩里克這套無鋒陣,其實還沒有那么瘋狂,因為說到底,登貝萊等人還有速度方面的優勢,包括兩個邊后衛,也都是在身體層面不吃虧的選手,一輪一輪地沖下來,的確不會有多少球隊堅持得住。
但是,無鋒陣帶來的中場和后衛防守能力的缺失也相當清晰,在客場面對破釜沉舟的阿斯頓維拉,巴黎圣日爾曼能在短時間內連續丟球,這是他們在之后需要注意的地方,改變已經沒有可能了,唯一的辦法就是相信登貝萊等人的進攻效率。
至少在今天,他們差一點就讓死去的回憶再次攻擊了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