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資待遇始終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之所以引發人們熱議是因為自教師法規定教師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水平以來,老師們自然會依法訴求提高待遇,但其他群體的人們卻認為教師工資待遇已經很高了,因此只要有老師提及工資待遇就會有很多人站出來冷嘲熱諷。
實際上,人們認為的教師工資待遇已經很高了的現象只是經濟發達地區的教師所特有的,其他經濟欠發達或還很落后地區的教師工資待遇還是很低的而且占比還很大,因而我們常說教師工資待遇整體上還是偏低,要不然也不會有教師法的這個規定了,更不會有不斷提高教師待遇這個國家層面的既定決策了。
就全國范圍來說,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待遇確實存在著很大的地域和城鄉差別,就算是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區也有著差異,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教師工資構成中的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的固有標準是全國統一的,但各地標準不一的各類津補貼以及績效獎金卻是最終決定工資待遇高低的關鍵因素。
教師工資待遇在地域上的差別之大可以說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和想象,而且隨著經濟發展的不斷加速,這樣的差別還會進一步拉大。之前看到有位江蘇網友發布了與此相關的信息(如上圖所示),這個信息讓我們看到了地域差別太大了,大部分教師工資收入還不及此地幼兒園教師的零頭。
這位江蘇蘇州某鄉鎮幼兒園教師的每月打卡工資4200元,雙邊公積金每月3400元,餐補每年7000元,工會福利每年2000元,年終獎55000元,年收入有155200元,而且這位在編老師入職才剛兩年。對于其他地方的大部分教師來說,別說是剛入職才兩年就是工作了很多年的老師的年收入也只有五六萬元左右。
之前還看到有位老師發布了安徽合肥市某縣某小學老師的全年總收入信息,這位小學老師在編2年,職稱二級,每月打卡工資1800元,績效一年8000元,課后服務費每月400元左右以及鄉鎮補貼每月400元,但一次性獎勵工資69600元在全年總收入中要占到一半以上,加上住房公積金,全年總收入就有12萬多。
在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的雙重重視下,教師的工資待遇跟以前相比較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教育部在五年前教師節來臨之際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介紹教師隊伍建設的進展成效時談到了教師工資排名數據:教師工資由上個世紀80年代之前在國民經濟各行業排倒數后三位,提升到目前在全國19大行業排名第七位。
國家層面重視教育的持續發展和教師工資待遇的不斷提高是戰略上的考量,因而會就能否很好落實教師工資待遇對地方實行不定期的監管和督查,不少地方存在著隨意拖欠教師工資和津補貼以及克扣津補貼的現象只能說明地方層面只是理論上重視而已而沒有從行動上加以真正落實到位,這也是導致區域差異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很多地方的教師并非都能享受到公務員專屬的數萬元不等的一次性獎勵工資,也就更不用說享受公務員的各種地區附加津貼、住房補充公積金、交通補貼、午餐補貼了,只有那些也給教師發放這類工資和津補貼的地方才有縮小收入差距的可能。你跟這兩位幼兒園和小學老師比一比就知道工資收入區域差異有多大了,但這都取決于不同區域或區位內的地方財政實力和認知高度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