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魔幻現實主義的戲碼真是越演越精彩!五角大樓的將軍們恐怕做夢都沒想到,自家媒體居然給中國殲-20列了份"奪位時間表"。當《軍事觀察》拋出"殲-20年產120架"這個數據時,整個西方軍迷圈都炸鍋了——好家伙!這哪是造飛機,分明是下餃子??!更絕的是,美國空軍現在捧著F-35的訂單本直犯愁:全球十幾個盟友嗷嗷待哺的訂單,愣是把自家裝備計劃擠成了"夾縫求生"。要論空軍裝備競賽這場大戲,現在怕是要上演驚天大逆轉了!
要說殲-20這產量,簡直是給全球軍工界上了堂"中國速度"的示范課。年產量破百的重型隱身戰機,這數字擱在十年前怕是要驚掉軍工專家的下巴??纯疵绹袀?,F-35生產線倒是能造150架,可架不住全球盟友們拿著鈔票排隊哄搶。到頭來,美國空軍每年到手的F-35A不過50架,活脫脫上演了出"種樹十年,摘果半個"的黑色幽默。更扎心的是,那些服役三十多年的F-15、F-16眼瞅著要集體退休,新機交付速度卻像擠牙膏——這畫面,像不像攢錢買房的打工人遇上房價暴漲?
中國這邊的故事可就勵志多了。成飛的老師傅們左手造殲-20,右手組殲-16,沈飛那邊還有殲-35A新鮮出爐。退役的殲-7、殲-8這些"老伙計"們功成身退,換裝速度比手機更新換代還利索。有軍迷調侃:"現在去空軍基地數飛機,得帶兩包瓜子——前腳數完殲-20,后腳新批次又到貨了!"這波操作看得俄羅斯都直呼內行,畢竟他們家的蘇-57生產線還在玩"限量發售"呢。
要說西太平洋的天空,現在可是熱鬧非凡。美軍在日韓的基地就像擠滿手辦的展示柜——空間有限,想塞新飛機就得拆舊貨。去年F-22跑去菲律賓搞"試住",活脫脫像極了北漂青年找合租房??涩F實是殘酷的,火箭軍的導彈快遞隨時能"上門服務",這哪是部署戰機?分明是在別人家客廳搭帳篷嘛!難怪有網友毒舌:"美軍的亞太部署計劃,簡直是拿著諾基亞跟智能機比速度。"
六代機的賽道就更刺激了。當美國還在拿F-47的CG圖當PPT素材時,中國六代機的試飛視頻已經在軍迷圈刷屏了。這場景讓人想起手機發布會——這邊剛吹完概念設計,隔壁直接亮出真機演示。有技術宅分析:"看殲-36的想象圖,這氣動布局怕是要把空氣動力學玩出花來!"五角大樓現在怕是腸子都悔青了,當年關停F-22生產線時有多瀟灑,現在就有多狼狽。
網友們對此事的反應堪稱大型脫口秀現場。軍迷"戰忽局張局長"在論壇開涮:"建議美軍采購義烏無人機,量大管飽還能包郵!"海外平臺則有質疑聲:"中國產能數據摻水了吧?"立馬被技術流打臉:"去看看成飛廠區衛星圖,那停機坪比停車場還壯觀!"最絕的是有吃瓜群眾總結:"這就好比打游戲,氪金玩家突然發現肝帝的裝備碾壓了!"
要說這軍備競賽的劇本,現在真是越來越超出好萊塢編劇的想象力。當殲-20的銀色身影掠過西太上空,F-22飛行員怕是要對著雷達屏幕直冒冷汗。不過話說回來,現代戰爭終究是體系對抗,就像網友說的:"東風快遞24小時營業,誰還跟你在天上玩躲貓貓?"這場世紀大戲的結局,或許早就在產能數據表上寫好了答案——畢竟,能笑到最后的,永遠是掌握核心科技又肯踏實干活的實力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