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盼龍 劉世欣 攝影報道
2025年4月15日,以"趣游美好臨渭·相約三賢故里"為主題的2025"臨渭好去處"文旅資源發布會在橋南鎮——渭南航天生態園舉行。活動通過發布四大主題旅游線路、簽約文旅項目、授旗“千人游臨渭”首發團等環節,全面展示臨渭區"山水人文"融合發展的新圖景。
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郝荔,臨渭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小鵬,副區長劉曉軍等出席活動。
▲渭南廣播電視臺主持人潘夢英主持發布會
▲開場舞《臨渭之戀》
開場舞《臨渭之戀》,以優美的舞姿和動人的旋律,拉開了發布會的序幕,瞬間點燃了現場的氣氛。
四大主題線路 覆蓋多元需求
▲渭南市臨渭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劉曉軍致辭
劉曉軍在致辭中說,近年來,臨渭區始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發展思路,深挖資源潛力,創新融合路徑,全力打造渭南美好生活示范區,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以文化為根,夯實發展基底。系統梳理三賢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資源,讓歷史“活”起來、文化“潮”起來。以生態為脈,擦亮文旅名片。依托天留山森林公園、桃花源民俗文化園、渭南葡萄產業園等文旅資源,打造精品旅游線路,建成優選民宿集群。以創新為翼,激發市場活力。通過“文旅+體育”“文旅+節慶”等模式,策劃鄉村村晚、巧娘才藝展示、葡萄音樂節、鄉村半程馬拉松賽事等品牌活動。臨渭之美,美在山水相映、古今交融;臨渭之韻,韻在文脈綿長、民風淳樸。誠邀八方賓朋,常來臨渭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三賢故里的文化魅力,共享綠水青山的生態饋贈,共創合作共贏的美好未來。
▲臨渭區文旅局郭佳欣發布《臨渭好去處路書》
臨渭區文旅局郭佳欣對臨渭區的文旅資源進行了全面推介,并重磅推出《臨渭好去處路書》,通過聚焦"銀發游、周末游、研學游、紅色文化游"四大主題,差異化定位滿足不同游客需求:銀發游依托A級景區適老設施全覆蓋優勢,整合康養民宿、艾草理療等特色項目,打造“慢享山水”品牌;研學游:串聯航天生態園、牒吳農耕博物苑等科普基地,推出“自然+科技”沉浸式體驗;紅色文化游:以軍事博覽園為核心,結合黨史教育定制主題活動;周末游:整合葡萄產業園、桃花源民俗園等近郊資源,推出家庭短途休閑套餐。
其中,適老化旅游服務成為亮點,全區A級景區已實現救助中心、適老設施全覆蓋,同步開發康養民宿、艾草理療等銀發專屬體驗。陜西孚道發展有限公司、渭南葡萄產業園等8家文旅單位組成"推介天團",從博物館探秘、航天科普到農耕體驗、軍事拓展,全方位解讀臨渭文旅資源的差異化魅力。
▲陜西孚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倩解讀博物館文化魅力
▲渭南葡萄產業園副主任問薇娜代表推介葡園風光及產品
▲渭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孫珊介紹渭南植物園、航天生態園、牒吳農耕文化博物苑
▲渭南軍事博覽園管理中心副主任雷瓊介紹景區特色活動
▲渭南桃花源民俗文化園推薦官馮雅旭推薦園區特色
▲素心山谷里民宿項目運營主管江豪杰推介民宿體驗活動
▲謙順天然特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喜芹推介核桃產品
▲“臻艾源”秦艾產業園項目運營總經理王敏推介艾草康養產品
政企聯動激活產業動能
在簽約環節,渭南文旅產業發展公司、智慧文化投資公司等6家本土企業分別與渭南旅游集散中心、渭南海外旅游公司等達成戰略合作,將在客源輸送、產品研發等領域深化聯動。陜西孚道、素心山谷里民宿等8家文旅企業組成“推介天團”,從航天科普到非遺手作,全方位展示臨渭文旅融合新業態。活動現場還為10位網絡達人頒發"文旅推薦官"證書,并揭曉"臨渭好趣處"攝影及短視頻大賽獲獎作品,通過新媒體矩陣擴大傳播聲量。
▲渭南智慧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與渭南海外旅游有限責任公司、渭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渭南旅游集散中心、渭南賢鄉紫韻文化產業有限責任公司與陜西夜空旅行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進行簽約
▲臨渭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小鵬為在水投杯“臨渭好趣處”攝影及短視頻大賽中獲獎的作品頒獎
▲臨渭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劉曉軍為在水投杯“臨渭好趣處”攝影及短視頻大賽中獲獎的作品頒獎
▲與會領導為在水投杯“臨渭好趣處”攝影及短視頻大賽中獲獎的作品頒獎
▲與會領導為“臨渭文旅推薦官”頒發證書
此次合作標志著臨渭文旅產業從單點突破邁向生態化協同發展。通過政企協同搭建的“資源整合-產品創新-市場對接”閉環,既激活了本土企業的創意潛能,又以旅行社渠道網絡為支點撬動全區乃至全國客源市場。由企業、達人、作品構建的“三位一體”傳播矩陣,不僅以鮮活視角呈現葡萄園星空露營、艾草主題非遺工坊等沉浸式場景,更通過時下主流平臺精準推送。臨渭區此舉以“業態創新+傳播破圈”雙輪驅動的模式,為縣域文旅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實踐樣本。
千人游臨渭首發團授旗
隨著郝荔副局長將"千人游臨渭"旗幟授予旅行社代表,標志著臨渭區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共同感受臨渭的文化溫度與山水之美。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臨渭區正以“銀發經濟”為抓手,傾力打造銀發游品牌,政策保駕護航,服務全新升級,適老線路開發,現已做到A級景區救助中心、適老服務設施全覆蓋,讓銀發一族樂享山水,煥發活力!
▲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郝荔為“千人游臨渭”首發團授旗
此次授旗不僅是對“銀發經濟”戰略的深化踐行,更是臨渭文旅從基礎設施完善邁向服務標準化的關鍵一步。通過構建“景區適老化改造+康養產品定制+專業陪護團隊”的銀發經濟閉環,以航天生態園星空療愈、艾草工坊非遺手作等沉浸式場景,重新定義“老有所樂”的文旅內涵。隨著“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民眾受益”的協同機制持續深化,臨渭區正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跨越,為全區文旅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非遺巡展鏈動振興新程
會后,參會領導在臨渭草編、剪紙、核桃、艾草、李十三蜂蜜等非遺展區進行了巡展。巡展中,參觀領導駐足臨渭草編展臺,對非遺傳承人將傳統技法與現代文化生活等元素融合的思路給予高度評價。以非遺為媒介,通過文創講述臨渭草編故事,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創新實踐。她特別關注草編合作社的產銷模式,認為這為鄉村婦女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新路徑,真正實現了非遺保護與鄉村振興的雙向賦能。
▲與會領導參觀非遺展區
▲與會領導參觀非遺展區
▲與會領導參觀非遺展區
在艾草康養展區,參會領導詳細詢問了秦艾產業園的艾絨制品研發進展,充分肯定“艾灸理療+文旅體驗”——“從田間種植到養生旅游,臨渭正把一棵草做成一條鏈”的產業思路。當看到李十三蜂蜜通過文旅活動打響品牌時,大家紛紛表示,需深化“非遺+電商”融合,借助數字技術讓老手藝煥發年輕態,為全域旅游注入更鮮活的文化基因。
▲與會領導參觀非遺展區
▲與會領導參觀非遺展區
此次文旅資源發布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展示了臨渭區豐富的文旅資源和獨特魅力,也為臨渭區的文旅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臨渭區將進一步加大文旅資源的開發和保護力度,提升文旅服務質量,打造更多精品旅游線路和景點,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資商關注臨渭、走進臨渭、投資臨渭。未來,臨渭區將繼續秉承“開放、包容、創新、發展”的理念,不斷提升文旅產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