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戰爭的最后階段,美軍曾計劃發動一場大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意圖復刻1950年仁川登陸的成功,從東西海岸包抄志愿軍一舉扭轉戰局。
然而這一計劃最終被放棄,美軍選擇回到談判桌前,可當時放棄的原因一直無從查起。
直到1994年,美軍解密的朝鮮戰爭檔案中揭露了真相,美軍高層在1953年收到了一份“絕密情報”,顯示志愿軍已在東海岸部署重兵,嚴陣以待。
正是這份情報讓美軍放棄了登陸計劃,最終選擇停戰。
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份情報并非真實,而是志愿軍情報部門精心設計的騙局。
抗美援朝
1950年9月,美軍在麥克阿瑟的指揮下,成功實施仁川登陸,一舉切斷了朝鮮人民軍的后勤補給線,扭轉了戰爭初期的不利局面。
這一戰例成為美軍教科書式的經典戰役,也讓美軍對兩棲作戰充滿信心。
當時新中國剛剛建立,急需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于是彭大司令親自帶領中國志愿軍,前往朝韓戰場。
仁川登陸
“保家衛國,抗美援朝”是每個志愿軍戰士心中的信念,在戰場上他們奮力殺敵,一次次打破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美軍在志愿軍的打擊下節節敗退,到了1952年朝鮮戰場陷入僵持,美軍急需一個機會打破這一局面。
時任美軍司令克拉克和參謀長聯席會議開始籌劃一場新的兩棲登陸作戰,代號“新仁川登陸”,目標是從朝鮮東海岸的元山或西海岸的鎮南浦登陸,包抄志愿軍后方,迫使中朝軍隊后撤。
美軍登陸
當時中國志愿軍在戰場上讓美軍聞風喪膽,但面對美軍的海空優勢和可能的登陸威脅,志愿軍還是處于明顯劣勢。
如果美軍成功登陸,志愿軍的補給線將被切斷,前線部隊可能陷入包圍,因此志愿軍必須想辦法阻止美軍的這一計劃。
在裝備和火力無法與美軍抗衡的情況下,志愿軍決定從情報戰入手,利用心理戰和欺騙手段,讓美軍誤判戰場形勢。
而這一任務,落在了志愿軍情報專家丁公量身上。
丁公量
1952年7月,美軍向朝鮮半島空投了一名韓籍特工樸北時,任務是潛入志愿軍后方,搜集情報并建立間諜網絡。
但樸北時剛一落地,就被志愿軍抓獲,起先他還用難民的身份做掩飾,但很快還是嚇得招供了。
在審訊中樸北時供出了一個關鍵信息,他的接頭人代號“張瘋子”,是潛伏在志愿軍內部的美軍間諜。
但后續經過志愿軍的搜索,發現這個“張瘋子”早已被志愿軍擊斃,這條情報線也陷入了僵局。
早期老照片
面對這一情況,丁公量決定將計就計,利用這個樸北時向美軍傳遞假情報。
丁公量讓樸北時繼續與美軍保持聯系,并通過他的無線電設備發送“接頭成功”的假消息。
結果美軍真的信以為真,隨后又空投了第二批特工孫憲等人。
因為所有信息都在志愿軍的掌控之中,這批特工同樣一落地被志愿軍捕獲,并在策反后成為雙重間諜。
情報組
丁公量讓他們開始向美軍發送精心編造的假情報,聲稱志愿軍已在東海岸部署了83.6萬人的重兵,并修建了堅固的防御工事,后勤儲備足以支撐8個月。
但其實我軍那時的人數還不到30萬人,海岸線的防御體系也是緊急建設的,后勤補給力量更是十分有限。
但這些信息被美軍情報部門接收后,還是迅速上報到了美軍的最高決策層,給高層心中種下了顧慮。
當時美軍并非完全輕信這些情報,他們派偵察機對東海岸進行偵查,發現志愿軍確實在修建防御工事。
中國解放軍
這一發現被誤認為是假情報的“佐證””,美軍高層開始相信志愿軍已做好充分準備。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反戰情緒高漲,當時的總統艾森豪威爾也面臨巨大壓力,急需盡快結束戰爭。
在這種情況下,美軍高層只能選擇放棄登陸計劃,轉而尋求談判解決。
原本美軍希望通過兩棲作戰打破僵局,但由于假情報的影響,他們誤判了志愿軍的防御能力,最終放棄了這一計劃。
總統艾森豪威爾
1953年7月朝鮮戰爭停戰協定簽署,戰爭正式結束,而美軍也在多年之后才真正接觸到了情報的真相。
直到1993年,美軍解密朝鮮戰爭檔案,正式承認當年影響停戰決策的“絕密情報”竟是志愿軍編造的假消息。
這一發現讓美國情報部門顏面掃地,成為國際笑柄,但由于戰爭早已結束,追責已無意義。
這場情報騙局是抗美援朝戰爭中以弱勝強的經典案例,志愿軍在裝備劣勢的情況下,憑借智慧和謀略,成功誤導了美軍決策,避免了更大規模的傷亡。
中國志愿軍炮兵班
丁公量和情報戰團隊的貢獻,展現了戰爭中隱蔽戰線的重要性。
他們的行動證明,戰爭的勝負不僅取決于火力,更取決于信息與心理的較量。
丁公量的努力讓美國軍事歷史上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跡,也讓他受到了無上的榮譽和光輝。
他回國之后便擔任了華東軍區保衛部副部長,繼續對國家和人民服務。
拜訪丁公量
最終在2017年,丁公量永遠沉睡在祖國的泥土中,享年97歲。
這場精心設計的騙局,不僅是戰術上的勝利,更是心理戰的經典范例。
志愿軍通過虛假情報,成功讓美軍放棄了關鍵的戰略計劃,最終促成了停戰。
在病床上的丁公量
志愿軍不僅在正面戰場上與強敵抗衡,更在隱蔽戰線中運用謀略,創造了以弱勝強的奇跡。
而這份被美軍珍藏41年的“絕密情報”,正是這一智慧的最佳見證。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來源:廣州新四軍研究會 2020-11-16 轉業到中科院的反間諜專家丁公量:他曾動搖了美軍的反攻登陸決心
上海熱線 2022-3-25 緬懷丁公量同志
手機央廣網 2015-05-13 唯一打入日憲兵隊特工組老兵回憶諜戰生涯(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