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河內4月15日電 特寫|將“涓涓溪流”匯聚成中越友好的“滔滔大河”
新華社記者喬繼紅 郝薇薇 宿亮
越南首都河內,發源于中國云南的紅河穿城而過。4月15日上午,紅河河畔,河內國際會議中心的二層大廳內,一片熱情而歡樂的海洋。
巨大的紅色屏幕前,五星紅旗和金星紅旗交相輝映,中國共產黨黨旗和越南共產黨黨旗并排而立,屏幕上“中越人民聯歡”的字樣格外醒目。
紅毯兩側,滿坐中越兩國代表:穿著白襯衫、系著紅領巾的越南小學生,奮戰在中國鄉村振興第一線的中國大學生村官,中越兩國高校老師,青年企業家,藝術工作者……清澈的眼眸,動人的笑容,所有人都翹首期待。
10時許,在熱烈的掌聲、激昂的樂聲中,全場起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和越南國家主席梁強踏著紅毯走來,微笑著與現場數百名中越代表揮手致意。
“這是我10年內第四次訪問越南,也是我今年首次出訪的首站。”在全場持續熱烈的掌聲中,習近平總書記發表致辭,代表中國黨和政府向出席中越人民大聯歡活動的兩國代表致以誠摯問候。
參天之木有其根,懷山之水有其源。“中越關系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致辭緊緊圍繞“人民”兩字展開。
“中越友好在兩國人民守望相助中生根發芽”“中越友好在兩國人民團結協作中開花結果”“中越友好在兩國人民共同追求中傳承升華”……從崢嶸歲月里的風雨同舟,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互利合作,再到追求和平與進步的并肩前行,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生動而真摯,深情回顧中越友好不斷成長和發展的歷程,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
總書記語重心長,越南胡志明國家政治學院哲學系主任阮明環感同身受。“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無論在思考還是行動中,都體現出對人民的深切關懷。”他說。
“青年是事業的未來和希望。”習近平總書記每次訪問越南,都將殷切的目光投向青年,關心年輕一代對傳統友誼的傳承和接續——
2015年會見中越青年代表,強調“中越傳統友誼必將跨越歷史長河,歷久彌深,歷久彌新”;2017年出席越中友誼宮落成移交儀式,鼓勵中越青年多為加強兩國友好交往合作作貢獻;2023年會見中越兩國青年和友好人士代表,希望青年“成為中越友好征程的領跑者”;此次宣布“中方將在今后3年邀請越南青年赴華開展‘紅色研學之旅’”,探尋中越友好的紅色基因……習近平總書記滿懷關愛,著眼長遠,推動中越“同志加兄弟”的情誼永葆青春。
越南交通運輸大學講師阮光明在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激發出“中越攜手發展的堅定決心”。“面向未來,兩國青年將從歷史中汲取友誼的力量,推動兩國共同繁榮發展。”他有感而發。
蘇林總書記在致辭時說,在習近平總書記、國家主席對越南進行歷史性訪問、兩國共同慶祝建交75周年和人文交流年之際,舉行中越人民大聯歡具有重要意義。“越中青年要肩負起歷史使命,讓兩國一代代領導人親自締造和培育的傳統友好代代相傳。”
在全場期待的目光中,紅色大屏幕字樣更換。“5-4-3-2-1-開始!”兩黨兩國領導人與雙方代表共同按下按鈕,啟動“紅色研學之旅”項目。燈光閃耀,兩國青年探索友好歷史、攜手互學互鑒之路延展向前。
不忘來時路,方知向何行。越南胡志明國家政治學院政治與國際關系研究所所長陶玉寶說,越中雙方開啟“紅色研學之旅”,體現了對傳承紅色基因的珍視,有助于增進兩國人民特別是年輕一代友好感情。
正在河內國家大學進修的廣西高校教師歐陽雪在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致辭,難掩激動:“在新時代的征程上,我們青年會牢記兩國領導人的囑托,傳遞好中越友好的接力棒。”
“讓我們賡續傳統友誼,將兩國人民友好的涓涓溪流匯聚成中越友好的滔滔大河,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指向中越友好更遠的未來。
從“同志加兄弟”的傳統友誼到具有戰略意義的命運共同體,中越友誼之河穿越時空,因每一次握手、每一次交流、每一次探尋,激蕩出更美的浪花,奔涌向前。(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