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兩項關于“對等關稅”的行政令。
宣稱對所有貿易伙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針對中國更是高達34%。這一消息如平地驚雷,令世界各國震驚不已,紛紛準備反制。
僅僅一周后,4月9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對75個未反制美國的國家暫停90天“對等關稅”。可就在次日,4月10日,美國政府卻悍然將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的額外關稅提升至145%。
如此前后矛盾的雙標行為,其背后目的昭然若揭:一邊企圖威逼利誘其他國家不敢反制,一邊妄圖孤立中國,遏制中國發展。但特朗普的如意算盤,真能得逞嗎?現實或許會讓他大失所望。
就在特朗普妄圖憑借“對等關稅”孤立中國之時,一個令他意想不到的局面出現了——美國的諸多盟友非但沒有響應他的號召,反而紛紛排起隊來訪問中國,這無疑是在國際舞臺上狠狠“打臉”特朗普,讓他的孤立計劃瞬間化為泡影。
4月6日至9日,芬蘭議會議長哈拉-阿霍率團訪華。芬蘭作為北歐國家,在國際事務中一直保持著相對獨立的立場。
此次議長訪華,旨在加強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特別是在經貿領域,雙方就進一步擴大貿易規模、優化貿易結構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為兩國企業創造更多合作機會。
緊接著,4月10日至11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來華訪問。這已經是桑切斯首相3年內第3次訪華,足見西班牙對發展對華關系的重視程度。
在與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時,桑切斯明確表示:西班牙希望可以和中國鞏固政治互信,拓展兩國在經貿、農業等領域的合作,西班牙也歡迎中企去西投資。
4月11日,桑切斯在華舉行記者會時更是直言:美國政府只是給予了90天關稅暫停措施,卻并沒有宣布取消對歐洲的鋼鐵、鋁制品和汽車征收25%的關稅。
這一番話,無疑是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直接質疑,也表明了西班牙在經貿問題上,更傾向于與中國加強合作,而非盲目跟隨美國。
幾乎在同一時間,英國貿易大臣道格拉斯?亞歷山大和國防參謀長托尼?拉達金也秘密訪華。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此次訪華,是近十年來英國軍方最高級別官員首次訪華,這一罕見的舉動,釋放出英國渴望與中國改善關系、加強合作的強烈信號。
而貿易大臣亞歷山大的到訪,則主要聚焦于經貿合作,在特朗普掀起全球貿易爭端之際,英國試圖通過與中國的溝通與合作,尋求新的貿易機遇,以降低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對英國經濟的沖擊。
這些西方高層密集訪華,背后反映出的是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不得人心。美國的這一政策,不僅嚴重破壞了國際經貿秩序,損害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也讓其盟友們深感不滿和擔憂。
美國為了自身利益,肆意揮舞關稅大棒,對盟友同樣毫不手軟,這種自私自利的行為,極大地損害了其國家信譽。在國際經濟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的今天,各國都清楚地認識到,與中國保持良好的經貿合作關系,對于自身經濟的穩定和發展至關重要。
中國龐大的市場、完善的產業鏈以及強大的經濟韌性,都對世界各國產生著巨大的吸引力。因此,美國盟友們紛紛選擇用實際行動,表達對中國的友好與合作意愿,這無疑是對特朗普“孤立中國”計劃的有力回擊。
在眾多美國盟友紛紛訪華,積極尋求與中國加強合作的大背景下,越南的舉動卻顯得格格不入,異常刺眼。據《聯合早報》報道,越南已決定加強審查對華貿易,美其名曰打擊“非法轉運行為”。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這分明是在配合美國的陰謀,甘愿充當美國遏制中國的“馬前卒”,企圖向中國施加經濟壓力。
回顧過去,中企在面對美國不合理關稅時,跨境電商和轉口貿易成為了兩個主要的應對手段。跨境電商憑借其便捷、高效的特點,繞過了傳統貿易中的諸多壁壘,為中企開辟了新的銷售渠道。
而轉口貿易則通過將貨物轉運至第三國,再出口到美國,巧妙地避開了美國的高關稅。特朗普上臺后,便處心積慮地想要堵上這兩個口子。
他先是簽署行政命令,將于美東時間5月2日取消對中國內地和香港總價值不到800美元的小商品的關稅豁免,這無疑給跨境電商帶來了沉重打擊。
而他推出的“對等關稅”政策,更是對所有貿易合作伙伴都征收額外關稅。一旦這一政策徹底推行,中企對美轉口貿易的通道也將被徹底堵死。
此時,越南宣布要嚴查所謂“非法轉運行為”,背后的意圖不言而喻。越南這是在主動向美國示好,表明自己愿意與美國配合,共同封堵中企,以換取美國的“青睞”和可能的關稅減免。
但越南似乎沒有意識到,這種短視的行為,不僅損害了中越之間長期建立起來的友好經貿關系,也將讓自己錯失難得的發展機遇。
在這場復雜的國際經貿博弈中,美國、美國盟友、越南以及中國,各方的行為背后都有著深刻的利益考量,而這些利益訴求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未來的局勢發展。
從美國方面來看,特朗普推行“對等關稅”政策,妄圖孤立中國,表面上是為了縮減貿易逆差、保護美國本土產業和就業,但實際上,這背后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政治目的。
一方面,特朗普試圖通過這種強硬的貿易手段,迎合國內部分利益集團的需求,為自己在國內政治舞臺上贏得更多支持;另一方面,他也想借此遏制中國的經濟發展,維護美國在全球經濟領域的霸主地位。
美國的這一政策可謂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導致美國國內物價上漲,消費者生活成本大幅提高,美國企業也因供應鏈受阻、原材料成本上升而面臨巨大壓力,美國的國家信譽更是受到嚴重損害,在國際上愈發孤立。
未來,若美國繼續堅持這種錯誤的政策,不僅難以實現其預期目標,還可能引發全球經濟的進一步動蕩,讓美國自身陷入更加艱難的境地。
或許,美國政府需要重新審視其對華政策,回歸理性,通過平等對話和協商來解決貿易爭端,才是符合美國自身利益以及全球經濟發展的正確選擇。
美國盟友們紛紛訪華,其背后的利益考量十分明顯。在經濟層面,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和完備的產業鏈,與中國加強經貿合作,能夠為這些國家的企業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豐厚的利潤,有助于促進本國經濟的增長和就業的增加。
在政治層面,這些國家不愿完全淪為美國的附庸,希望在國際事務中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讓他們深感美國的自私和不可靠,
因此,他們選擇與中國加強聯系,以平衡與美國的關系,增強自身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從未來走向看,隨著這些國家與中國合作的不斷深入,雙方在經貿、科技、人文等領域的交流將日益頻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都有望進一步拓展。
這不僅將為雙方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將對全球經濟格局和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推動世界朝著更加多極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越南配合美國對華貿易審查,看似是在討好美國,企圖獲取美國的經濟支持和政治庇護,但實際上,這種短視行為背后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在經濟上,越南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外貿易,而中國是越南重要的貿易伙伴和投資來源國。
加強對華貿易審查,不僅會破壞中越之間長期建立起來的良好經貿合作關系,導致越南失去中國市場的巨大機遇,還可能引發中企減少對越南的投資,使越南錯過工業發展的黃金窗口期。
一旦美國對越南的產品也揮舞起關稅大棒,越南經濟將遭受沉重打擊,多年來的發展成果可能付諸東流。
在政治上,越南的這種行為也可能損害其在國際社會的形象和聲譽,被視為美國的“棋子”,失去其他國家的信任和尊重。未來,越南若不及時調整其錯誤政策,回歸理性,加強與中國的友好合作,其經濟發展將面臨嚴峻挑戰,在國際舞臺上也將愈發孤立無援。
對于中國而言,始終堅定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面對美國的“孤立”企圖和貿易霸凌時,中國保持冷靜和理性,一方面采取堅決有力的反制措施,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和國家尊嚴;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外交活動,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不斷拓展對外合作的領域和空間。
中國龐大的市場、強大的經濟韌性以及在國際事務中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家與中國攜手共進。未來,中國將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同時,中國也將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當前國際經貿形勢復雜多變,美國、美國盟友、越南和中國在其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各方的利益訴求和行為選擇相互交織、相互影響。
未來,世界局勢充滿不確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合作與共贏才是時代的主題,任何企圖通過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來實現自身利益的行為都將是短視和不可持續的。
只有各國秉持平等、互利、共贏的原則,加強溝通與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才能實現世界的和平與繁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