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字頭央企高調殺入李滄,豪擲5.6億建5棟小高層,號稱要打造“濱海低碳智慧城”,聽著像要帶飛青島樓市的節奏。
▲中能建濱海低碳智慧城效果圖
1、
李滄新盤來勢洶洶
近日,青島自然資源局公布了李滄區濱海低碳智慧城LC0802-101-1地塊項目設計方案,項目位于李滄區湘潭路以南、規劃三號線支路以東。
▲濱海低碳智慧城LC0802-101-1地塊項目現狀
去年12月,中能建花2.3億,拍下了李滄區濱海低碳智慧城LC0802-101-1地塊,樓面地價7500元/㎡。項目規劃一出,立馬成了焦點:5棟小高層(2棟13層,3棟17層),加上2棟配套用房,占地1.54萬㎡,總建面4.6萬㎡,住宅面積3.05萬㎡。容積率2.0,建筑密度22%,綠地率35%,還配了388個停車位,乍一看挺像回事。
▲中能建項目鳥瞰圖
這地塊在李滄東南渠片區,北邊是劉家新區住宅,南邊東邊是規劃住宅用地,西邊有遵義路小學和第49初中,附近還有個幼兒園。項目里還塞了個900㎡的衛生服務站和1200㎡的鄰里坊,生活配套勉強齊全。總投資5.6億,工程造價2.7億,自有資金54%,銀行貸款46%,計劃2025年3月開工,2027年3月竣工,工期兩年整。
▲東南渠社區安置房項目已經動工
▲東南渠安置房項目,計劃明年6月竣工
2、
中能建到底啥來頭?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中能建)聽著就牛氣沖天,國務院國資委直管的“親兒子”,全國能源建設巨頭,旗下有葛洲壩集團、電力設計院,還有一堆地方電力施工企業。主業是能源電力,修水電站、建高鐵、搞市政工程都不在話下,全國樓市也有它的影子,像北京、上海、深圳都有項目,規模不算頂尖,但仗著央企背景,融資能力和拿地優勢甩中小房企幾條街。2023年,中能建營收超4000億,地產板塊雖不是主力,但也算穩扎穩打。
可到了青島,中能建的口碑有點像過山車。城陽的兩個項目,直接成了它的“恥辱柱”。先說雙利東旭未來城,項目一標段總包單位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黑龍江能源建設有限公司,一標段前期因開發商與總包經濟糾紛問題,導致項目停工、交房遙遙無期,坑了一大批購房者。
▲城陽雙利東旭未來城停工,交房遙遙無期
更慘的是位于城陽白云山片區、由中能建建筑集團承建的中國科學院大學城陽雙創基地西區項目,已經停工爛尾多年。現場雜草比人高,鋼筋裸露像廢墟,附近居民都繞著走。
▲城陽雙創基地西區項目,已經停工爛尾
3、
濱海低碳智慧城是啥?
中能建濱海低碳智慧城,位置屬于李滄北,離市中心遠,地鐵站也不算近,周邊老小區多,商業氛圍一般,配套除了學校沒啥亮點,剛需買家得掂量掂量。中能建李滄這塊地,樓面地價7500元/㎡,加上建安成本(約5000元/㎡)、稅費、營銷費用和利潤,成本大概1.3萬/㎡。可問題來了,不遠處的城投青云佳境,起價已經到了1.3萬/㎡以下。
▲中能建濱海低碳智慧城LC0802-101-1地塊項目現狀
“濱海低碳智慧城”,聽名字挺唬人,實際上這塊地并不靠海,而是在李滄東南渠。所謂“智慧城”,是李滄區規劃的智慧城市樣板——官方目標是把李滄打造成數字新城,包括智慧公安、數字政府、智慧社區、數字商圈等等,項目配套可能會有智能門禁、智慧停車、5G覆蓋啥的。說白了是用AI、云計算、大數據武裝城市管理。總之,就是想讓李滄從老工業區搖身一變,打造成生態+智能的高科技新城,但這跟中能建的項目有多大關系?
▲中能建濱海低碳智慧城效果圖
目前看下來,這“智慧”更多是在城市層面,而不是住宅層面。聽起來挺美,但落地效果咋樣,誰也不敢打包票。畢竟,中能建在隔壁安置房工地揚塵治理都搞不定,上個月剛被青島住建局點名通報。這個低碳智慧城,到底能“智慧”到啥程度,真得打個問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