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晚清三大名妓之一的小榮喜
小榮喜、賽金花和楊翠喜是清末的三大名妓,照片中的女子便是其中之一的小榮喜。其實照片中的小容喜看起來顏值也是非常在線的,只是三寸金蓮非常難看,也讓人不勝唏噓,纏足這種害人的陋習真是禍患無窮。
2、抬紙人
兩名孩童扛著一對紙人,他們是殯葬隊伍中的一環,但要埋葬的人并不是他們的親人,他們只是參與殯葬隊伍,做一些簡單的工作混口飯吃。
3、蝴蝶雙刃
照片中的武者雙眼看起來殺氣十足,手上的蝴蝶雙刃看起來看也是虎虎生風,蝴蝶雙刃又名合掌刀,和詠春八斬刀也極為相似,但詠春的八斬刀只是詠春派所使的特有技法,其實所用武器都差不多。這種雙刀主要是南方練功者使用的武器,洪拳、詠春拳等拳法里都有這種刀法的身影。
4、小吃攤
據說拍照的地址在北京南城門,這里是黃包車夫的聚集點之一,因為人們只要出了南城門就很可能要車去到更遠的地方,尤其是那些小腳的女人。老板很聰明,黃包車夫在這里等客人的過程中,就很需要一個可以坐和休息的地方,可謂是生財有道。對面看樣子是一個剃頭攤,剃頭師傅在給客人剃頭。
5、綠營清兵
綠營清兵是清軍的常備武裝力量,但這里這個綠不是綠色的綠,而是綠林的綠(同路音),這些兵都是漢人兵勇組成并且實行世兵制,就是說爹死了兒子頂著上。
6、窮苦人家的小孩
滿清統治時期的好日子,并不是像電視劇里展現的一樣,電視劇里的群眾演員至少還是衣衫完整,除非劇情需要不會有補丁衣服和乞丐。但真實的情況就像照片中一樣,尤其是晚清時期,民間生活是很苦的,吃不飽穿不暖是常有的事。
7、戴著桎梏的犯人
這是上海縣的一個犯人,上海縣在清朝時隸屬于江南省的松江府。江南省的范圍大致相當于今天的江蘇省、上海市和安徽省,但不包括浙江,上海縣在當時應該是屬于江蘇省。照片中的罪犯不知是真罪犯還是替罪羊,看起來很可憐。
8、書攤
一個青年正在街頭的書攤上挑選書籍,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個階梯承載了人類幾千年的發展,但是現在書籍只能用來墊桌角,也是不甚唏噓。
9、幸福的女孩
為什么我說她幸福呢,她就沒有纏足,想必父母對她也是視若珍寶。她腳上穿的鞋名叫高底鞋,據說是出現在道光年間,這種鞋是在清朝中后期才開始逐漸流行,清初還是以穿布鞋和靴為主。高底鞋的底分為馬蹄底、花盆底和元寶底三種。女孩腳上穿的就是花盆底的高底鞋。
10、義和團俘虜
照片中的這些人是晚清時期美國侵華期間,美國的第六騎兵隊在天津抓獲的一批義和團成員。義和團是清末民間武術團體與秘密教門的混合組織,這些組織形成于光緒25年(1899年),由大刀會(金鐘罩)、義和拳、神拳和梅花拳等民間秘密結社互相組合、發展而成,為義和團運動的基干力量。這些刀會、拳會與秘密教門雖各自更名義和團,但互不統屬。
11、唐人街的國民
這里是美國的唐人街,照片中的清朝國民已經開始適應西式的生活,不少人都戴著洋人的帽子,但大家都還依舊穿著布鞋,想必皮鞋也是相當貴的。
12、給外國人賣命的清朝礦工
照片中的清朝國民并非在歐洲或美國,而是南非。在1904年,英國威逼利誘懦弱滿清政府簽訂了《中英會訂保工章程》,然后就有超過60000名華工被誘拐到了南非,這些華工被洋人稱之為豬仔,據說華人勞工的工作量比黑人高,但工錢卻只有黑人的一半。
13、聚餐的富二代
照片中幾名青年正在聚餐,幾人的穿著看起來都不是窮人。這里是1880年的香港,雖然這時的香港已經割讓給英國30多年,但人們依舊保持著清朝的著裝和打扮。
14、騎著高頭大馬的公子
照片拍攝的地方是陜西,照片中的這位公子騎著黝黑的駿馬在沉默宅院門口展示他的騎姿。
15、滿清貴族和女仆
招牌的拍攝地應該是當地的一個寺廟,富家小姐帶著她的侍女一起派了這張照片,從兩人的服裝可見身份完全不同,右邊的富家女想必也是家境殷實,右邊的銅鼎并非有破損而是照片本身的破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