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晨光漫過紗簾時,蘇棠總會在飄窗前駐足片刻。玻璃瓶里那盆文竹的影子投在泛黃書頁上,細密的枝椏織成半透明的簾幕,恍惚間像是岳母臨走前用銀針縫補窗簾的側影。
三年前搬進新居那日,老人提著竹籃出現在門口。淺灰色布衣下擺沾著泥土,掌心托著株不足尺高的文竹。"我在老宅墻根挖的根莖",她低頭調整著花盆里的青石子,灰白鬢角沾著碎葉,"放在你們書房,清肝明目的。"
那時蘇棠正對著電腦敲方案,只瞥見老人佝僂的背影在晨光里晃動。直到某個加班的深夜,她發現文竹細弱的枝條竟沿著書架攀出蜿蜒的弧度,鱗片狀葉片在臺燈下泛著珍珠母貝的光澤。那些看似柔弱的枝干,竟能將整面白墻暈染成水墨般的青翠。
"文竹喜陰,離暖氣遠些。"岳母的聲音突然在身后響起。蘇棠驚覺自己盯著植物發了半小時呆,老人正往花盆里埋雞蛋殼,布滿裂痕的指節沾著碎屑:"殼里的鈣質能讓莖稈長得壯實些。"
后來蘇棠才知道,老人每周三都要坐三站公交去老中醫鋪子。玻璃罐里積攢的枇杷葉、魚腥草在窗臺上晾曬,與文竹共享同一片月光。某次大雪封路,她裹著褪色毛毯在樓道里等待開門,懷里文竹的花盆結著薄冰,根系卻完好無損。
"這植物能分泌殺菌素。"老人擦拭著玻璃瓶,呼吸在霜霧里凝成白線,"你們小兩口總熬夜,咳痰都帶血絲......"話未說完便轉身去廚房熬梨湯,砂鍋在灶臺上咕嘟作響,蒸汽模糊了玻璃上的冰花。
此刻文竹的根系已爬滿整個陶盆,新生的嫩芽蜷曲如嬰孩的指節。蘇棠忽然注意到花盆底部壓著張泛黃的紙片,岳母工整的小楷寫著:"文竹別稱云片松,根莖入藥可治咳逆上氣。"墨跡旁粘著片風干的玉蘭花瓣,是去年驚蟄時她插在青瓷瓶里的。
妻子翻動書頁的聲響驚醒了蘇棠,他皺眉看著電腦屏幕:"這季度KPI又要泡湯......"他煩躁地扯松領帶,沒看見文竹新抽的枝條正輕輕拂過他的頸椎。老人栽種時特意選的矮生品種,此刻正將電腦輻射區籠罩在羽狀綠蔭里。
梅雨季來臨時,文竹的匍匐莖已爬上整面書墻。某夜暴雨傾盆,蘇棠被細微的響動驚醒。書房門縫漏進一線光,岳母的舊拖鞋在地板上洇出水痕,老人正踮腳調整花盆角度,雨水順著發梢滴在文竹舒展的葉面上。
"西曬窗戶總讓根莖發蔫。"她扶著老花鏡調整濕度計,布滿老年斑的手背青筋凸起如藤蔓,"你們總說工作忙,哪有植物懂人事......"絮語散落在潮濕的空氣里,和著文竹蒸騰的水汽,在黎明前凝成玻璃上的細密水珠。
此刻蘇棠終于讀懂,那些看似隨意的修剪痕跡,都是老人用關節炎手指丈量出的黃金分割。文竹每年九月綻放的星形白花,總在妻子過敏季如期而至;冬季蜷縮的球果里,藏著能延續到驚蟄的生機。那些看似柔弱的纏繞,實則是歷經霜雪的根系在水泥地里織就的生命網絡。
晨光中,蘇棠輕輕轉動花盆。文竹的影子在《本草綱目》扉頁游走,將"潤肺止咳"的朱砂批注暈染成翡翠色的漣漪。飄窗玻璃映出她鬢角新生的一縷白發,在文竹投下的青影里,溫柔地泛著微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