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午9點,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在大阪市的人工島“夢洲”如期開幕。
然而,這場本應展示科技與文化融合的盛會,卻在首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據報道,世博會首日涌入了高達14萬名游客,導致現場排隊現象嚴重,
系統崩潰,天價餐食引發爭議,甚至連廁所都出現了堵塞的情況。
從早上開始,夢洲島就迎來了如海嘯般的人潮。
游客們從地鐵站口排起長龍,蜿蜒三小時不斷,甚至有人徹夜排隊、凌晨守門,爭做“開館第一人”。
然而,盡管主辦方在開幕前高喊著“不排隊萬博”和“數字萬博”的口號,全面采用手機二維碼入場,
但一到門口就發現,手機卡死、App打不開,連二維碼都刷不出來。
現場入口工作人員逐一掃碼,節奏慢得像查戶口,讓不少游客感到崩潰。
不少人干脆放棄App改刷截圖,甚至有人悄悄掏出了打印好的紙質備份。
大阪市一位本地市民怒道:“我預約了3個月,結果因為網絡卡進不了門,白排兩小時。”
不僅如此,場館全面無現金,連自動販賣機的投幣口都被封死,只能掃碼支付。
一位老太太拿著100日元的硬幣說:“我就想買瓶水,結果找不到能用的錢。
美國館因為展出了大谷翔平與“月球背面的巖石樣本”登場的視頻內容,不設預約,現場排隊高峰時要等上兩小時以上。
法國館人氣也居高不下,一度排隊排到館外,最后干脆臨時停止接客。
午后天氣突變,暴雨夾風,“大屋頂”理論上的避雨區被打成了“水簾洞”,風雨橫掃,觀眾們擠在“環形屋檐”下。
原定為當日亮點的航空自衛隊“藍色沖擊波”表演飛行也因天氣取消,不延期;“空飛車”飛行演示同樣宣布改為第二天。
除了入場難題,世博會內的天價餐食也引發了廣泛爭議。
一碗售價高達3850日元(約合人民幣196元)的拉面,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強烈的批評聲。
這款拉面使用了100克神戶牛肉,以照燒風格烹飪后作為配料,碗也采用了日本傳統工藝“輪島涂”。
然而,對于將拉面這種典型的平民食品賣出堪比牛排的價格,許多游客表示無法接受。
除此之外,1400日元的三明治,1600日元的牛肉漢堡,800日元的迷你面包,都讓很多日本網友直呼吃不起!
除去吃飯太貴被詬病外,在世博食堂里光是在座位上坐一下,也要收費這件事也被網友吐槽得很兇。
一小時一人要收550日元,約合人民幣32元。如果一家四口坐在桌子上吃一頓飯就要額外收2200日元。
世博會內的廁所問題也讓人頭疼不已。耗資2億日元修建的著名廁所,在下午剛過就出現了堵塞現象,無法使用。
游客們不得不排隊等待其他廁所,進一步加劇了現場的混亂。
因為下雨,會場周邊的便利店停車場因為大量車輛而混亂不堪,警方不得不到場維持秩序,大聲勸導“禁止停車!請馬上離開!”。
雖然官方明確禁止車輛進入會場,但很多人依舊想“開到離場館最近的地方”,結果交通與人流雙重癱瘓。
下午兩點,已有大量觀眾提前撤退,出場口人滿為患,夢洲站再度限流,有人光從館里走到地鐵站就花了2小時。
都開幕式了,還有幾個國家都未能準時“開張”。
截至13日,印度、智利、尼泊爾、越南、文萊五國的展館因內部施工未完成無法開放。波蘭、科威特、土庫曼斯坦雖然舉行了儀式,但當天依舊關閉。
世博會首日還出現了安全隱患。下午3時許,現場工作人員報警稱“出現煙霧”,大阪市消防局派出14輛消防車前往現場確認情況。
雖然經過消防部門調查確認,現場并非火災,也未發現其他安全隱患,但這一事件無疑給游客們帶來了不小的心理陰影。
在這一片“排隊、卡頓、落湯雞”的混亂中,也有一些館值得點贊。
比如中國館,穩穩準點在早上9點半舉行開館儀式。
一進門就是一幅打開的巨大“書法卷軸”式建筑設計,館內通過巨型屏幕展示中國二十四節氣的自然美景,最讓人震撼的也許就是”天文圖“了。
此外中國探月工程首次帶回的“月之背面土壤”實物展示。這可是人類歷史上的首次,也是本屆世博會少有的“真硬核科技”!
除了科技展示,中國館還陳列了數件日中歷史交流題材的雕塑作品和國寶級文物三星堆的青銅神樹,可以說是大力支持了本次的世博會。
這場將持續184天的世博會,首日就上演了一場“多災多難開場秀”。希望接下來的183天,能順順利利收場。
版權說明:尊重知識產權,版權歸屬原創作者,文章源于授權作家或網絡,網絡其他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如有侵權,原創作者煩請聯系我們予以公示或刪除處理。 微信:xinshuo201220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