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王俊杰一行到鄰水縣人民法院開展跨區域人才互派交流考察。鄰水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維,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游祎陪同。此次考察活動不僅是一次經驗分享,更是為兩地法院人才互派交流按下“啟動鍵”。
據悉,兩地法院正式啟動跨區域人才互派交流工作,積極探索司法人才培養新模式,推動在雙向賦能中注入協同發展新動力。
人才互派交流采取何種形式?
以“業務共進、經驗互鑒”為目標,實行“定向選派、動態優化”的常態化互派模式,首批精選1-2名優秀青年法官助理,開展為期6個月的跨區域交流,在編入對方法院審判團隊基礎上,深度參與案件辦理全流程,著力培養兼具兩地司法經驗的“雙城型”人才,共同推動審判工作提質增效。
人才互派交流如何有序推進?
機制筑基
聯合出臺《跨區域人才互派交流實施方案(試行)》,建立“選拔-鍛煉-提能”全鏈條機制,配套“雙導師”制度,形成雙向護航、精準滴灌的培養路徑。
實務淬煉
以“參與重大案件辦理+推動類案標準統一”為實踐主線,通過聯合開展業務培訓、案例研討等,構建“理論共學、技能共訓”的成長生態,推動兩地創新成果共建共享。
協同賦能
建立常態化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專題會議,以共享審判經驗、共商疑難問題解決、聯合發布典型案例等方式,進一步拓展交流維度,實現“培養一人、帶動一片”的協同效應。
從創新舉措,到機制謀劃,再到精準落地,兩地法院將開啟在人才培養、審判執行、司法改革等領域的全方位協作,攜手打造更多“渝鄰樣本”,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更優質的司法服務。
文 稿 | 政治部、綜合辦
編 輯 | 廖 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