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達摩財經
基金經理變動愈加頻繁的當下,中信保誠基金旗下十年老將也選擇出走。
4月12日,中信保誠基金發布公告稱,量化投資總監提云濤正式卸任旗下四只基金的基金經理職務,包括中信保誠量化阿爾法股票、中信保誠至選混合、中信保誠瑞豐6個月持有期混合、中信保誠新旺混合(LOF)。
卸任上述四只產品后,提云濤在中信保誠基金不再管理任何產品,公告中表示,公司已按規定在基金業協會為其辦理了注銷手續。
近年來,由于股市震蕩加劇導致部分基金經理業績不理想,疊加基金行業薪酬改革以至于基金經理流動愈加頻繁。
今年以來,包括中歐基金曹名長、建信基金周智碩、嘉實基金洪流、廣發基金張東一、南方基金王士聰在內等多位昔日百億基金經理離任。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2日,今年共有106位基金經理離職,去年同時期的離職人數為80位。
提云濤有著深厚的量化研究經驗,其自1998年踏入證券業,曾在大鵬證券、東方證券、申銀萬國、平安資管、中信證券等機構擔任要職。2015年,提云濤加入中信保誠基金后開創“量化+主動”混合策略,歷任24只基金產品管理,業績表現均十分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提云濤的清倉式卸任此前早有征兆,中信保誠基金對提云濤的管理產品采取了共同管理、分批卸任、正式解聘的漸進式過渡,以便將人事變動的影響降到最低。
今年2月,中信保誠基金就曾將中信保誠量化阿爾法股票、中信保誠至選混合、中信保誠瑞豐6個月持有期混合、中信保誠新旺混合(LOF)增聘基金經理,改為由姜鵬、柳紅亮、王穎等人與提云濤共同管理。
3月4日,提云濤先行卸任中信保誠紅利精選混合、中信保誠至瑞混合兩只產品。一個多月后,提云濤與中信保誠基金宣告“分手”。
處境略顯尷尬
提云濤在中信保誠基金累計管理過34只基金(A/C單獨計算),大部分在其管理期內都實現正收益。其中,中信保誠量化阿爾法股票A、中信保誠至選混合A、中信保誠至瑞混合A等幾只代表基金任職回報超過60%。
雖然提云濤的業績表現堪稱出色,但一直處于規模難漲的尷尬處境。提云濤離任前,其管理的基金總規模也不足25億元,其中,3只產品跌破千萬元,中信保誠瑞豐6個月混合A更是只有100萬元。
提云濤管理的基金也折射出中信保誠基金的結構性短板,權益產品占比過低,且迷你基問題突出。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中信保誠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為1506.63億元,其中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型基金合計占比超過83%,權益類產品占比不足20%。
目前中信保誠基金旗下有87只基金,其中23只規模不足5000萬元,占比超過四分之一。這些基金隨時面臨清盤“紅線”,成為被市場邊緣化的“迷你基”。
財報顯示,2024年全年,中信保誠基金旗下基金實現營業收入49.28億元,凈利潤為38.45億元。但在股票投資收益上,中信保誠基金卻三年連續虧損,2024年虧損高達22.97億元。
作為權益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中信保誠基金混合型基金加速縮水問題日益嚴重。在當前市場行情逐步回暖的背景下,權益類表現低迷,已經嚴重影響公司的長期競爭力。
Wind數據顯示,2021年末,中信保誠混合型基金規模達到604.84億元峰值。2024年末,其混合基金規模僅有186.78億元,三年時間縮水418.06億元。
為了填補混合基金規模下跌的缺口,中信保誠基金近年來在新基發行上較為激進。自2024年以來發行36只新基金(含份額增設),為增強資金吸引力甚至將基金管理費下調至0.15%的行業超低位。截至4月12日,中信保誠基金2024年發行產品總規模僅為110.03億元,其中10只規模甚至不足百萬元。
在指數基金發行火熱的當下,中信保誠基金指數基金產品也遭遇募集失敗。去年11月,中信保誠基金發布公告稱,中信保誠上證科創板100指數增強型基金未能募集成功,宣告“夭折”。
此外,此前曾被寄予厚望的養老目標基金也連續遭遇清盤。2024年,成立于2021年的兩只發起式基金中信保誠養老2035三年持有混合FOF和中信保誠養老2040三年持有混合FOF,先后因規模不足而清盤,成為中信保誠基金產品端失速的縮影。
人才稀缺
提云濤的離任,讓原本人才稀缺的中信保誠基金更增添一份隱憂。
提云濤此前管的基金中,債券類產品由具備量化背景的王穎接手,但權益類產品的管理重任卻落在姜鵬、柳紅亮等新生代基金經理肩上,這一人事布局也不免引發投資者對產品管理延續性的關注。
值得關注的是,王穎的職業軌跡顯示其正處于轉型關鍵期。這位2016年入職的基金經理歷經八年才晉升量化投資部助理總監,期間雖參與管理中信保誠量化阿爾法股票基金,但在2022年3月至2024年6月的任職周期內,該產品錄得-8.11%的累計回報。如今轉戰中信保誠瑞豐6個月混合基金這一偏債產品,管理能力尚待市場驗證。
權益產品線的新任掌舵者面臨更大考驗。接手中信保誠量化阿爾法股票等產品的姜鵬,職業履歷顯示其2017年加入公司后主要擔任金融工程師和投資經理,獨立管理權益基金的經驗尚不足兩年。數據顯示,其任職年化回報率為-4.49%,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如何扭轉業績頹勢成為關鍵挑戰。
更引人注目的是基金經理柳紅亮的快速晉升。這位2024年4月才加入中信保誠基金的"新生代",在不足一年的從業時間里便與王穎、姜鵬共同管理多只混合型基金。雖然其曾在中金公司、海通證券等機構擔任交易員和投資助理,但直接管理公募產品的實戰經驗仍顯單薄。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