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歐盟舉起“反關稅”的大旗,還要轉投中國。
特朗普終于放話,不僅暫停部分產品的關稅,還會開啟談話。
但談話的對象,卻先到先得。
果然,剛對中國示好的歐盟,迅速做出選擇。
本文內容和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內容為作品完整存在虛構成分,如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
?——【·與美國的協議·】——?
4 月 14 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接受彭博社采訪的時候說,
那些率先與美國開展貿易談判的國家,將收獲“先發優勢”,而最先和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更是能夠得到“最好的協議” 。
貝森特著重強調,這種先發優勢對于美國的盟友而言,尤為有利。
采訪里,貝森特還提到了特朗普政府之前,對一些國家實施的 90 天關稅暫停期。
就算這 90 天過去了,不會馬上出現正式的 “貿易文件”,但是,很可能會達成一項 “原則性協議”。
什么叫原則性協議呢?
就是雙方把大方向、大原則定下來,有個這個原則性協議,美國就可以繼續在這些國家在貿易上進行合作。
說這個,主要是是表示,如今的美國在貿易政策上,已經不是一根筋的“強硬”了,而是該是靈活,給出了商量的余地。
而面對美國的陽謀,歐盟也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它。
?——【·歐盟的選擇·】——?
原本歐盟是有一項計劃在4月14日實施對美關稅的反制措施。
可這個“先發優勢”一出來,歐盟立馬暫停。
甚至還有歐委會的重要成員,將會在下周一訪問美國,與美國商務部長進行會晤,討論關稅問題。
雖然,歐盟也表示自己并不是毫無底線的妥協。
如果談判結果不滿意,就立即重啟反制措施。
但歐盟已經用它的實際行動表明了,他們還對美國抱有信心。
對于歐盟暫停對美關稅的反制措施,對中國的影響也有,但也不算大。
畢竟在此之前,中國就知道,歐盟一直對美國供應鏈非常依賴。
更何況歐盟和美國走的近,中國同樣在許多第三方市場,比如非洲、東南亞等地區,有著廣泛的成果。
本來特朗普政府還進行這大刀闊斧的關稅政策,怎么如今卻“服軟”了呢?
?——【·原因·】——?
首先,就是美國國內沒的經濟撐不住了。
美國國債遭遇大量拋售,國債收益率創下2001年以來最大的單周漲幅。
而且由于高額關稅,美國的部分企業開始面臨減產或者停產的危機。
同樣的,物價上升,消費者的購買力也下降。
美國的政策已經引來了眾多國家的反對,已經有了聯合抗美的趨勢。
而貝森特在這個時候提出“先發優勢”,實則就是一招“分化瓦解”的計策。
之前歐盟的很多國家,都開始接觸中國,與中國達成協議。
美國為了制衡中國,就提出這個策略,試圖讓其他國家相信,先與美國談判就能獲得“最好的協議”。
最后,誰也說不清,這是不是在對中國進行“下馬威”。
畢竟歐盟已經與中國達成了不少協議,而美國“一聲令下”,歐盟就響應的動作。
也是美國在向中國展示著自己在歐洲的強大影響力。
但總得來說,還是希望歐盟能夠看清美國的真實面目。
更何況現在,美國的關稅政策幾乎是一天一個準,就算美國與歐盟國家進行談判,那么給出的待遇措施,或許也只有美國一個國家滿意。
信息來源:觀察者網,2025年4月15日,美財長:第一個采取行動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