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4日(周一),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再次對烏克蘭戰爭發表爭議性言論,將矛頭指向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以及美國前任總統喬·拜登。
特朗普在白宮對記者表示:“如果拜登有能力,如果澤連斯基有能力,戰爭根本不該發生,但我不確定他是否有。我執政四年,這事連提都沒提過。可一旦選舉結果被操縱,我不在位了,戰爭就爆發了。”
特朗普強調,俄烏戰爭的責任并不只在普京一人身上。他說:“每個人都有責任,拜登本可以阻止它,澤連斯基也可以,而普京更不應該挑起戰火。”
他還回憶起與普京的過往對話,聲稱自己明確告訴對方不要輕舉妄動。
“我跟他說,‘別干這種事,你不會這么做的。’這是他的心頭大事,但他絕不會在我任內動手。”
據《每日郵報》4月15日報道,他在周一會見薩爾瓦多總統時強調:“數百萬人死亡,罪魁禍首有三個人:普京排第一,但拜登絕對難辭其咎,澤連斯基同樣要負責任。”
他抨擊澤連斯基的領導能力,指責烏克蘭總統“總是想著買導彈”,但缺乏戰略眼光。
特朗普評論道:“戰爭不是這樣打的,你不能挑釁一個比你強大二十倍的國家,然后滿懷希望等待別人送你武器。”
一、特使傳遞普京“和平信號”,但局勢復雜
報道稱,特朗普的特別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也在4月14日透露,普京對與烏克蘭達成“永久和平協議”持開放態度。
威特科夫上周五(4月11日)與普京及克里姆林宮的兩名高級顧問進行了長達五小時的會談。他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表示,“有可能達成一個對全球至關重要的和平協議”。
維特科夫提到,普京的主要要求與烏克蘭的“五個領土”有關,同時涉及安全協議,包括北約問題。
他表示:“和平不僅僅是停火,這其中還有更復雜的內容,比如北約第五條的適用性問題,以及更詳細的安全條款。”
相比之下,克里姆林宮卻顯得更為謹慎。俄方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通過Telegram發文稱:“這個問題非常復,指望立即取得成果是不現實的。但我們仍抱有希望,最終的努力會帶來積極結果。”
二、特朗普與澤連斯基關系緊張,喊話“停止殺戮”
自今年2月美國開始與俄羅斯接觸以來,特朗普和澤連斯基的關系就變得特別起來。2月28日,特朗普公開指責烏克蘭是戰爭的挑起方,并稱澤連斯基為“沒有選舉的獨裁者”。
澤連斯基在此之后也嘗試緩和雙方關系,包括派遣代表團前往華盛頓討論一項礦產協議,但特朗普顯然并不買賬。
本周一,特朗普在談及烏克蘭戰爭時還表示:“我想停止殺戮,我認為我們在這方面做得不錯。很快,你們會看到一些非常不錯的提議。”
三、澤連斯基反擊:邀請特朗普親訪烏克蘭
就在上周日(4月13日),烏克蘭東北部城市蘇梅遭到俄軍致命導彈襲擊,至少導致35人死亡,這是戰爭以來最慘烈的襲擊之一。
澤連斯基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指責俄羅斯是在“拖延戰爭”。他敦促美國和歐洲國家譴責俄羅斯,向俄羅斯施加壓力,希望能借此讓局勢有所改變。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4月13日播出的訪談節目中,澤連斯基呼吁特朗普訪問烏克蘭,他說:“希望特朗普總統能來烏克蘭看看,這樣就能更好地了解俄羅斯造成的破壞。”
澤連斯基還聲稱,“公正的和平意味著不能失去烏克蘭的主權或獨立。無論如何,我們都會收回屬于我們的東西。”
對于蘇梅遭到導彈襲擊,特朗普在4月13日晚間表示,此次襲擊是一次“失誤”,但未詳細說明。
俄羅斯在4月14日(周一)堅稱,他們的導彈擊中了一場烏軍指揮官會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