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
阿爾及利亞與法國的關系何時能改善?這個問題的答案永遠不確定。當地時間14日,阿爾及利亞外交部發表聲明,宣布法國駐阿大使館和領事館的12名工作人員為“不受歡迎的人”,要求他們必須在48小時內離境。此舉跟居住在法國的阿爾及利亞人被綁架案有關。當地時間11日,法國指控包括阿爾及利亞領事工作人員在內的3人參與和恐怖組織有關的綁架、非法拘禁等。當地時間12日,阿爾及利亞外交部發表聲明表示,“強烈抗議”法方拘留其領事工作人員。相互的指責,讓法國和阿爾及利亞本就緊張的關系更雪上加霜。
阿法關系持續緊張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殖民地,數月來兩國關系緊張。2024年7月底,由于不滿法國在西撒哈拉問題上的立場,阿爾及利亞召回駐法大使。2024年12月,阿外交部指責法國在阿進行“敵對行為”和“情報活動”,并召見法國大使。為了緩和兩國關系,法國外交部長讓-諾埃爾·巴羅(Jean-No?l Barrot)于當地時間6日訪問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會見了阿爾及利亞總統阿卜杜勒馬吉德·特本(Abdelmadjid Tebboune)。雙方會談“深入、坦誠、具有建設性”,重點關注“地區問題和雙邊關系,包括移民問題”。然而也就僅過了一周,法國內政部人員于當地時間8日當街逮捕一名阿駐法領事工作人員,并指控其涉嫌參與和恐怖組織有關的綁架、非法拘禁等。阿爾及利亞于當地時間14日發表聲明,宣布法國駐阿大使館和領事館的12名工作人員為“不受歡迎的人”,要求他們必須在48小時內離境。
法國政府聲稱,阿駐法領事工作人員綁架了41歲的阿米爾·布霍爾斯(Amir Boukhors)。布霍爾斯是一名阿爾及利亞人,自2016年起居住在法國,并于2023年獲得法國政治庇護。他本人經常在網上發表一些關于批評阿爾及利亞政府的視頻,訂閱者超過百萬。阿爾及利亞發出了九份國際逮捕令,指控他犯有欺詐和恐怖主義罪行,然而法國政府于2022年拒絕引渡他。布霍爾斯的律師表示,布霍爾斯曾遭受兩次嚴重襲擊,一次是在2022年,另一次是在2024年4月29日晚上,當天他在巴黎南郊被綁架,第二天才被釋放。
雖然法國與阿爾及利亞的關系一向緊張,但兩國的關系于2024年夏天降到冰點。原因是法國承認摩洛哥擁有西撒哈拉主權,然而這個問題在國際法上仍懸而未決。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對法國和馬克龍總統的坦率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和“深切的感激”。去年10月28日,馬克龍到達摩洛哥首都拉巴特,開啟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這是自2018年以來法國總統對摩洛哥進行的首次國事訪問。法國總統的到來受到了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的熱烈接見,雙方將討論從西撒哈拉到移民等一系列緊迫問題。法摩關系的改善又開始讓阿爾及利亞心懷芥蒂。“顯然,在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這兩個前殖民地之間,法國選擇把賭注押在更有可能成為地區強國的摩洛哥身上。”法國國際廣播電臺(RFI)評論道。
當然,這還沒結束。去年11月,阿爾及利亞作家布阿萊姆·桑薩爾(Boualem Sansal)以危害國家安全罪在機場被捕,并被阿爾及利亞政府判處五年監禁。桑薩爾現年80歲,1999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說《蠻族的誓言》即獲得首部小說獎,2008年出版的《德國人的村莊》又為他帶來多個獎項。在他的小說中,大部分是對祖國阿爾及利亞的批評。法國曾多次敦促阿爾及利亞政府以“人道主義姿態”盡快釋放桑薩爾,但都遭到阿爾及利亞政府的拒絕,讓兩國關系更為緊張。
關系會持續破裂嗎?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用來形容法國和阿爾及利亞的情況再貼切不過。法國對阿爾及利亞進行過長達132年的統治,在8年的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后結束,但法國至今仍對阿爾及利亞有著深刻影響。長期以來,阿爾及利亞一直要求法國對殖民時期所犯下的錯誤道歉,并就法國在撒哈拉沙漠進行的核武器試驗做出賠償,然而法國一直避重就輕。
法國在非洲影響力的下降讓馬克龍于2022年推出“新非洲政策”(Les nouvelles relations Afrique-France)。根據2022年的一項調查,僅有18%的受訪者對法國擁有正面印象,而這個數字在2019年是21%。2022年11月,馬克龍在新版《法國國家戰略評估報告》發布會上強調,法國必須在2030年之前成為國際舞臺上的平衡力量和歐洲戰略自主的核心力量。因此“新非洲政策”更加突出“法非平等關系”,重視與非洲伙伴之間的協調,在駐軍問題、發展援助方式等方面有所突破。同年,馬克龍訪問阿爾及利亞,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宣布建立“新的、具體的和雄心勃勃的伙伴關系”。“這是一個充滿尊重、友誼,甚至可以說是愛的故事。”馬克龍在阿爾及利亞接受采訪時表示。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有專家表示法國和阿爾及利亞的關系從開始就存在裂痕,后期更難以修復。1958年,阿爾及利亞小說家加繆在《阿爾及利亞1958》一文中表明了他的立場,他不贊成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堅持的獨立。有專家認為加繆的立場是合理的,事實證明阿爾及利亞的獨立和許多前殖民地的獨立一樣,它成功地推翻了殖民統治,但卻沒能就此建立一個民主、富強和正義的新秩序。阿爾及利亞太執著于讓法國解決核試驗遺留問題,而忽略了自身的經濟發展。世界銀行曾在報告中建議阿爾及利亞實現經濟多元化,減少對進口的依賴,增加非碳氫化合物出口,讓非碳氫化合物私營部門成為阿爾及利亞經濟增長和多元化的引擎。這對阿爾及利亞的政治層面來說將是一個挑戰,因為政府已不想在經濟層面加重對法國的依賴。另一方面,專家詹姆斯·杜爾索(James Durso)指出,法國將過多的精力放在解決俄烏沖突和增加歐洲防務這種懸而未決的問題上。即使馬克龍提出了“新非洲政策”,也依舊表現得像殖民者一樣。
圖片來自網絡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