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王桂蘭,今年58歲,初中文化,住在一個偏遠的小縣城。
年輕時家里窮,早早輟學,跟著母親種地養弟妹。
后來嫁給了同村的張建國,他是個煤礦工人,勤快老實,雖然掙得不多,但從不亂花錢。
我們有一個兒子,叫張曉偉,今年30歲,大學畢業后在縣里的銀行上班,前段時間剛剛結婚。
我年輕時在村辦工廠做過幾年縫紉,后來工廠倒閉,就在家里種菜、養雞,順便照顧孩子。
等曉偉上了高中,我也開始在鎮上飯店里打工,洗碗做雜活,一干就是十幾年。
雖然辛苦,但也算把孩子供上了大學,想著日子會越來越好,心里也踏實。
我有個小叔子,叫張建平,比我丈夫小五歲,是家里最小的弟弟。
他年輕時不愛上學,初中沒畢業就出去打工,后來娶了個外地媳婦,生了個兒子,叫張浩。
但這媳婦生完孩子沒幾年就跑了,也沒怎么聯系過。
張建平也不是個成家的料,整天換工作,漂泊不定,根本管不了孩子。
那年張浩剛上初二,張建平來找我們,說自己要去外地干工程,一走就是幾年,孩子沒人帶,求我們把侄子接過來住,供他上學。
那會兒我心軟,看著孩子瘦瘦小小的一個,也確實可憐,就答應了。
誰知道這一接,就是整整六年。
02
張浩剛來的時候,才13歲,個子瘦小,話也不多。我問一句,他才答一句,眼神總是躲躲閃閃的。起初我也抱怨過,畢竟自家日子也緊巴,但想到他是建國的親侄子,孩子又無辜,還是咬咬牙接了下來。
我給他準備了自己的小房間,拿出曉偉小時候的書桌和臺燈,又給他買了新被褥、新書包。
那時候我家條件真不怎么樣,曉偉都還在上高中,學費、生活費都靠我們夫妻倆一點點攢。
可我還是硬擠出一筆錢,給張浩交了學雜費和補課班費用。
張浩雖然內向,但學習很拼。
每晚學到深夜,我半夜起來上廁所,常能看見他房間的燈還亮著。
他成績從一開始的中下游,慢慢爬到了年級前十。
到了高中,甚至考入了縣里最好的重點中學。
那年他高考,考進了北京的985高校,光是錄取通知書寄來的那天,我都激動得掉了眼淚。
“嬸兒,要不是你,我早就輟學了。”他那天站在我面前,眼圈紅紅的。
我拍拍他的肩,“咱是一家人,別說這些。”
可是,真是一家人嗎?我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這個問題在我心里悄悄發芽。
張浩上大學后,幾乎每年就回來一次,平時也很少打電話。
我不怪他,年輕人嘛,忙著上課、實習、找工作,我們過來人都懂。
可我記得每次曉偉回來,都會幫我洗碗做飯,還會陪我去菜市場。
張浩回來就像個客人,吃完飯就回房間,手機玩個不停。
我不是計較的人,孩子上進就好。可等到曉偉結婚,我才真正看懂了人性。
那天,家里張燈結彩,親戚朋友來了一大堆。我和建國忙前忙后,招呼客人、安排飯桌,累得腳都快斷了。張浩也來了,穿著西裝,氣派得很。我看著他,心里還是有點欣慰的,畢竟他是我一手拉扯大的。
婚禮結束,大家都送了禮金。建國把禮單記得清清楚楚,誰家給了多少,寫得明明白白。等晚上清點禮金時,我發現張浩只給了300塊。
我當時愣在那,好半天沒說話。建國看了我一眼,也沒吭聲。
300塊?我們一家養他六年,吃喝供讀,哪次不是把他當親兒子?他現在在北京一家公司上班,工資也不低,這點人情,他就是這么回的?
我那天晚上一夜沒睡,翻來覆去都是張浩的影子。他小時候發燒,我背著他跑去鎮醫院;他高考前緊張得吃不下飯,我熬了一鍋湯,一口一口喂他喝;他大學第一年買冬衣,我和建國省吃儉用,給他寄了800塊……
可這一切,在他眼里,值300塊。
我后來和建國說起這事,他沉默半晌,說:“可能他覺得,我們是該做的。”
這句話,把我心砸得生疼。
我不怪孩子冷漠,也許是我太傻了,把親情看得太重。可我也開始反思,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不是都得有“血緣”才能維系?我們對張浩的好,算不算錯付了?
曉偉結婚后,我們搬去他新房子附近住了。他媳婦小芳挺懂事,逢年過節都會給我買新衣服,家里做了好吃的也不忘叫我過去。我開始明白,親兒子再普通,那也是心貼心的;侄子再出息,那也只是外人。
去年冬天,張浩突然來電話,說他要結婚了,讓我們去北京參加婚禮。我笑著應下,卻沒打算去。
“咱們太遠了,路上折騰,還是你爸代表我們去吧。”我這么對他說。
其實我心里清楚,去了又怎樣?坐在角落里,看他和新娘子笑得甜蜜?還是被當作“養大他”的背景板,跟賓客說幾句“感謝叔叔嬸嬸的恩情”?
我不想再做那個背景板了。我這一生,什么都沒圖,圖的不過是一句真心的“謝謝”。
03
如今,我和建國在小區里種了點菜,養了只狗,每天晨起散步,傍晚打打牌,日子過得悠哉。
張浩偶爾還會發個信息,說“嬸兒,最近過得好嗎?”我也會回一句,“挺好,你也保重。”但我心里知道,那份曾經用盡全力呵護的親情,已經悄悄散了。
我不后悔接他進門,不后悔那六年的付出。只是從那天起,我學會了一個道理: 人心不是你對他好,他就會記得。你以為的感情,別人也許從沒放在心上。
幸好我還有曉偉,他平凡卻懂得回報;還有小芳,她溫柔也知道感恩。這就夠了。
人生到了一定年紀,看懂人性,才算真正長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