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飛快,2025年第一季度已經結束。在這短短三個月的時間里,汽車行業的信息量巨大,幾乎每天都有‘大事’發生。全民智駕浪潮滾滾而來,自主品牌持續內卷,合資品牌深蹲起跳,新勢力格局不斷被刷新改寫……
毫無疑問,中國汽車市場正在飛速變革。而在這些變革之下,市場始終繞不開的是價格戰,甚至到了‘唯價格論’的地步。
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論你產品技術宣傳的多么天花亂墜,不論你品牌調性如何深入人心,如果不能在最后給出一個令消費者滿意、令市場叫好的價格的話,都是空談。在極致的性價比面前,什么品牌溢價、什么領先技術、什么解決痛點似乎都變的黯然失色。
價格戰已然成為行業共識,性價比成為眾多消費者買單的原因,對于一些企業來說也頗見成效,甚至也有企業不惜賠本賺吆喝。因為如果你不打,就意味著面臨淘汰。
誰都無法預測汽車行業價格戰的終點是哪里,或者說已經沒有了終點。價格戰的持續導致產品定價體系崩塌,但并不意味著沒有解。在這場無休止的價格戰中,降低價格只是開始,更要確保后續手中還有可打的牌,才有可能先發制人,在價格戰中掌握定價權。
1.價格戰正在穿透一切
價格戰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是從特斯拉model 3一年官降3次、還是從比亞迪推出‘998的秦’、亦或者是12萬的雪鐵龍C6(參數丨圖片)開始?
坦白來說,其實價格戰在汽車行業一直都存在,燃油車也打價格戰,比如曾經的‘7折虎六折豹’。而新能源汽車的到來,不按燃油車的套路出牌,顛覆了原本的行業體系,讓全行業參與價格戰中。不論是特斯拉、比亞迪誰先開始,之后跟進的每一家車企的每一次降價,都助推價格戰戰火持續蔓延。
幾輪價格戰下,有的企業已經出局,有企業還在苦苦掙扎。其實,每一個身處價格戰的玩家都壓力巨大,叫苦連天。而價格戰沒有絲毫要停下來的意思,反而愈演愈烈。因為車企們明白,只要有人開戰,你不參與就剩下死路一條。
今年第一季度已經開啟好幾輪價格戰了。從“補貼兜底”、“限時一口價”、到“x年0息”,從增配不加價到“全民智駕”,為搶占更多市場份額,車企們也使出了十八般武藝。
只要價格夠低,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就拿合資產品來說,別克君威從20萬腰斬至10.69萬引發市場購買熱潮,廣汽豐田鉑智3X純電SUV直降10萬級,上市就買爆。
換個角度來看,小米和零跑的勝利,背后也離不開價格作為驅動力。零跑被稱作理想的平替、小米被稱為保時捷的平替,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具性價比的產品,深受消費者熱捧。尤其是小米su7 ultar的營銷,80萬的預售價,到52萬的上市價,消費者看來,“簡直太有性價比了”。
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即便是國家層面以及企業層面多次倡導反內卷式競爭,依舊無法改變行業價格戰現象。價格戰不會停歇,甚至接下來可能還會有更激烈的對決。
2.性價比是一條不歸路
價格戰是中國汽車市場的主旋律,性價比逐漸成為產品的競爭力。而一旦打上性價比的標簽,或者說開啟價格戰,就很難回頭了。
這一點在很多中國汽車品牌上體現的尤為明顯。比如小鵬汽車在去年推出MONA M03,還有G6從20.99-27.69萬的價格來到17.68-19.88萬,都以極高的性價比收獲市場認可,甚至讓小鵬‘起死回生’。
但這也讓小鵬和蔚來、理想高端的定位逐漸拉開差距,小鵬想要再打高端市場就很難了。這也是為何蔚來死扛不降價的原因,當然蔚來的銷量數據也在為其不降價而買單。即便是強如比亞迪,貼上了性價比標簽,讓其在沖向高端的路上,也遇到諸多阻礙。
所以我們不能絕對的討論價格戰是對是錯,存在即合理。只要有市場,就會有價格戰,對于消費者來說,也希望產品性價比更高。但性價比帶來的影響不能忽視,給自身帶來銷量的同時,也在摧毀品牌溢價的可能。
價格戰下沒有絕對的輸贏,但能持續打價格戰的玩家將率先獲得產品的定價權。
定價權,是指汽車企業在制定產品價格時,擁有相對自主且不受或少受競爭對手影響的能力。擁有定價權的企業,能根據自身成本、戰略目標和市場情況等因素,自由決定產品價格,且消費者仍愿意購買其產品。
在燃油車時代,幾乎每個細分領域的產品定價權都掌握在合資手里。而在新能源汽車時代,多輪價格壓榨下,徹底改寫了傳統汽車行業價格體系。D級車賣到B級車的價格、A級車也有和C級車一樣的產品力。
好消息是,除了BBA還有些話語權外,每個細分領域的定價權逐漸交移到中國汽車手中,壞消息是,只在極少數幾家手中。目前來看,20萬以下的市場,只有比亞迪有定價權,20萬到30萬的市場,特斯拉、小米有定價權,其他大多數玩家只有比它們價格更低,或者配置更多,才有可能分到市場蛋糕。
3.補充彈藥,留有后手
價格戰不是一場、兩場,而是持續性的,手中要有不斷能打出傷害的彈藥,才能持續戰斗。
有的車企在價格戰中高舉高打、直截了當,直接將價格從高位拉到成本線上,以達到短期內占領市場的目的。有的車企在價格戰中卻是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你以為只是價格低,其實在產品定義的時候就已經埋伏好價格了,而且一波打完下一波彈藥就開始準備出擊了。
比如比亞迪,率先開始降價,而當別的玩家開始跟進價格的時候,它又帶來了第五代DMI,全民智駕等,增配不增價,也是一種降價。關鍵比亞迪手里的牌還沒出完,最近王朝網、海洋網的非智駕車型開始降價。比亞迪還有兆瓦閃充、車載靈鳶系統技術,如果后續這兩種技術也開始全民普惠,勢必再次‘掀翻桌子’。
人家出的是同花順,而你手里只有一張牌,還怎么打?手里有牌就能在市場競爭中游刃有余,有的車企是把價格打下來了,可是后續沒牌了,所以產品只能火一陣,甚至可以說在上市當天銷量就是頂峰,后續只能走下坡路。
事實上,參與打價格戰的企業的目的不盡相同,所以每個企業的策略也都不一樣??赡苓@就是有的企業會被認為破壞了行業的價格體系,有的企業卻會被譽為性價比之王;有的企業只能是攪局者,有的企業卻能在從中領先的原因。
說白了,持續的性價比考驗的還是企業技術的領先性和成本規模上的優勢。
營銷大師菲利浦·科特勒曾說過 :世上沒有降價兩分錢抵消不了的品牌忠誠。在這場沒有終點、且無法阻止的價格戰中,盡可能的多給自己準備彈藥,手里有牌,做不成領先的那個,但也別成為被競爭出局的那一個。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滴汽車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