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巴佬“這個帶有羞辱、貶低對方的詞匯,近期意外在中美關稅大戰中成為熱詞。
“鄉巴佬“通常是指見識面少、笨拙、遲鈍又粗俗的人,特指鄉下人或質樸的鄉下人。
在特定語言環境下,“鄉巴佬”一詞帶有貶低人的意味,特指受教育水平、收入和社會地位比較低的人群。
在幾天前,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及中美關稅戰時,竟然聲稱美國向“中國鄉巴佬”(Chinese Peasants)借錢來購買“中國鄉巴佬”制造的東西。
萬斯在中美爆發關稅戰,公開用“中國鄉巴佬”(Chinese Peasants)羞辱中方,代表著特朗普團隊滿含的敵意與傲慢,以及美方現在并不想協商解決彼此之間的關稅貿易沖突。
萬斯用“中國鄉巴佬”(Chinese Peasants)這個詞罵了幾天后,今天,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也公開用“美國那些鄉巴佬們”回應美方。
夏寶龍今天在香港特別行政區2025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發表了題為《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不斷譜寫“一國兩制”實踐新篇章》的致辭。
而致辭中有一句話,“讓美國那些‘鄉巴佬們’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面前去哀鳴吧!”。
在過去幾十年,在筆者印象中至少是在改革開放后,中美雙方即便不斷有激烈的沖突,但還沒有爆發過公開用羞辱性的詞匯攻擊對方。
自4月2日,特朗普發動主要針對中國的關稅大戰后,短短不到半個月,局面就由關稅戰衍生出罵戰,這大概是過去幾十年沒有過的,也代表著目前雙方彼此對抗意志的堅決。
這次中美關稅大戰,筆者個人理解是大致可以理解為賣家和買家相互之間一次前所未有的沖突。
如果把國際市場看作是一家農貿市場,在筆者老家這樣的農貿市場,賣菜的和買菜的發生劇烈沖突并不鮮見。
雙方之間發生沖突,很有可能是買家在賣家給出價格后,所還的價格,或者說買家給出的價格太低,讓賣家難以接受,就容易引發沖突。
類似這次關稅大戰,美方發起的高關稅戰,已經超出了中方能夠接受的底線,雙方矛盾升級就難以避免。
通常在農貿市場發生了買家和賣家之間的劇烈沖突,只要進入到買家和賣家互相開罵階段,互相用侮辱性的語言攻擊對方,那么彼此情緒調動起來后,演變成雙方動手武斗的可能性就很大。
農貿市場賣家和買家要動手武斗,互相開罵是前置條件。
不大可能買賣雙方還沒有經歷用語言羞辱對方的階段,就直接跳到雙方用武斗解決問題的階段。
現在中美雙方由關稅戰衍生出相互用“鄉巴佬”一詞抨擊對方,事實上已形成罵戰,下一步再升級事態就可能是武斗。(文玉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