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隊里,技術過硬的人往往備受尊重,可偏偏有人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今天要講的這位三期士官,就是這樣一個讓人唏噓的例子——他的修車技術全連無人能敵,開車更是穩如老狗,可最后卻在轉四期的關鍵時刻翻了車,原因竟是因為“不會做人”。
說起這個技術員,連隊上下沒人不佩服他的手藝。無論是發動機故障還是電路問題,只要他上手,就沒有修不好的車。有一次,連隊一輛老舊的運輸車在野外趴窩,幾個班長輪流上陣都搞不定,最后他來了,搗鼓了不到半小時,車子就“轟”地一聲重新啟動,全場戰士直呼“神了”!
不僅修車厲害,他的駕駛技術也是一流。不管是崎嶇山路還是泥濘沼澤,他都能把車開得穩穩當當,連隊干部出任務時都點名要他當司機。按理說,這樣的技術骨干,轉四期士官本該是板上釘釘的事,可偏偏在民主測評時,他的優秀率連一半都沒到,最終黯然轉業。
技術再好,也架不住人緣差。這個技術員有個致命的毛病——特別喜歡打小報告。只要他聽到哪個戰士私下抱怨伙食,或者看到誰訓練時偷懶,立馬轉身就向連隊干部匯報。時間一長,全連戰士見了他都繞道走,背地里都叫他“告狀精”。
有一次,一個新兵晚上偷偷用手機給家里打電話,被他撞見后,第二天連隊就召開了作風紀律整頓會,新兵被罰抄條令,全班也跟著挨批。類似的事情多了,戰士們對他的反感與日俱增,甚至有人放話:“他要是轉了四期,咱們的日子更沒法過了!”
到了轉四期士官的關鍵時刻,連隊組織民主測評。按理說,他技術過硬,干部們也認可,轉四期應該問題不大。可投票結果一出來,所有人都傻眼了——他的優秀率竟然不到50%,遠遠低于及格線。
原來,戰士們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測評時紛紛給他打了低分。有老兵私下說:“技術好我們服,可天天打小報告,誰受得了?”連隊干部雖然想留他,可民主測評不過關,制度擺在那兒,最終只能讓他轉業。
這件事在連隊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有人惋惜,覺得連隊損失了一個技術骨干;也有人覺得活該,認為他不懂尊重戰友,遲早要吃虧。但無論如何,這件事給所有人上了一課——在部隊,技術固然重要,但做人同樣關鍵。
后來,連隊在新兵教育時特意加了一條:“既要練好本事,也要學會團結戰友。”而那個技術員,聽說轉業后去了地方一家汽修廠,雖然還是靠手藝吃飯,但再也沒人叫他“告狀精”了。
部隊是個講究集體榮譽的地方,技術再牛,如果不會做人,終究走不遠。這位三期士官的故事,或許能讓我們明白:真正的“優秀”,不僅僅是業務能力,更是人品和格局。
技術決定你能走多高,人品決定你能走多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