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覺的時候,臥室門到底要開著還是關著?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人。
有些人覺得,睡覺時關上臥室門可以營造出安靜的睡眠環境,提高睡眠質量。也有些人覺得,開著門有利于通風。下面就跟大家分析一下,睡覺時要開門還是關門,絕非迷信,都有科學依據!
一、關門睡覺,提高睡眠質量
1、噪音阻隔
有研究表明,當噪音超過40分貝的時候就會喚醒輕睡者。而我們睡覺的時候關緊房門,可以把40分貝的噪音削弱到約15-20分貝(如走廊腳步聲、客廳電視聲)。對于睡眠淺、神經敏感或失眠人群,關門睡覺的效果很顯著。
2、溫度穩定
人體的核心溫度,在睡眠的時候下降0.5-1℃。如果室溫波動超過3℃,可能打斷深度睡眠。睡覺的時候關門,能減少冷氣、暖氣流失,維持更穩定的微氣候環境。
3、光線管理
褪黑激素分泌受光照抑制,即使微弱光線(如走廊夜燈)也可能延遲入睡時間。睡覺的時候關閉房門,拉上遮光窗簾,可以模擬出“洞穴環境”,促進生物鐘規律。
4、心理安全感
進化心理學認為,封閉空間能觸發人類本能的安全感,尤其對獨居者或焦慮型人群。睡覺的時候關門,可以提升心理層面的睡眠質量。
二、開門睡覺,有助健康
1、空氣流通
密閉的臥室,二氧化碳的濃度每小時上升約500ppm(正常值<1000ppm)。晚上開門睡覺,可以加速空氣交換,有助于睡眠健康。
但是,對花粉過敏者,或者是霧霾地區,需配合空氣凈化器。
2、熱調節優勢
夏天的時候,打開房門再配合風扇,可形成“穿堂風”,讓臥室里面變得更加涼快,降低熱應激反應。
但是,需要避免對著腦袋直吹,避免引發感冒或面神經炎。
3、應急安全性
有消防數據顯示,關門睡覺雖能延緩火勢蔓延,但現代防盜門阻燃性較強,反而可能阻礙逃生。
建議,在家里安裝煙霧報警器,單純依賴開門來應急是不夠的。
三、怎么選擇適合自己的睡眠方式?
晚上睡覺的時候,要不要關房門并沒有固定的答案,而是需要個人的情況和需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睡眠方式。
1、對于噪音、光線比較敏感,或者睡眠輕、失眠的人,最好選擇關門睡覺。比如,嬰兒、來年人,關上房門可以營造出一個更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
2、對空氣質量要求比較高,喜歡空氣流通。或者是一些特殊群體,比如,呼吸系統疾病,或者過敏史的人。還有就是天氣炎熱的時候,沒有開空調習慣的人,最好選擇打開房門睡覺。
文末總結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開關門方式。通過科學的方法來改善睡眠環境,這樣可以提高睡眠質量,擁有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