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到來訪者阿強時,對他印象深刻的是他全程戴著口罩。我請他坐下,他選擇了一個離我較遠的位置。在溝通的過程中感覺他很拘謹、壓抑,習慣低著頭,說話聲音很細微,描述時情緒還算穩定,對咨詢很配合,能夠主動提供信息。
阿強是和媽媽一起來到咨詢室,媽媽描述阿強近段時間心里一直有一件事困擾他,他還和同學發生了肢體沖突。我們見面后阿強告訴我,他從初三開始就經常耗費大量時間在刷牙、洗澡等事情上,如果沒有及時完成這些清潔行為,他會感到焦慮煩躁,無法集中注意力做其他事情。
一個月前,因班級調整座位阿強換了新同桌,新同桌習慣不停地撓頭,阿強看到對方撓頭時掉落大量頭皮屑,覺得自己的衣服、桌上、書本上都是同桌的頭皮屑,這讓他覺得很不衛生,感到很不舒服,并很擔心這些頭皮屑會粘在自己的頭發、皮膚上,甚至會飄到自己嘴中,所以現在每天戴著口罩,放學回家后自己每天都要花費一個多小時來洗澡洗頭。阿強和同桌表達了他對此事的態度,希望對方不要總撓頭,但說了幾次后對方還是這樣做,這讓阿強覺得同桌是故意干擾挑釁他,對此感到很氣憤,因此,兩人發生了肢體沖突。
面對他的困擾,我認真傾聽,對于他的反復沖動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表達了共情,我的傾聽和共情使他產生了一種完全不同的體驗,建立了良好的咨詢關系。
通過了解我發現阿強以往在心情不好時,一般是和在讀大學的姐姐打電話傾訴,但考慮到阿強在學校,不能立即通過這個方式來調節自己的情緒。我通過場景重建干預,教會他能緩解自己負面情緒的方法,并鼓勵阿強將這些方法運用到生活中。阿強也開始意識到因為初三的創傷經歷,讓自己出現了難以自控的強迫想法和強迫行為,每天不洗干凈就會整晚焦慮或痛哭,并且這種強迫行為影響到自己的人際交往。
我:他是只有在你旁邊才會撓頭皮嗎?
阿強:也不一定。
我:所以他撓頭皮可能是真的頭皮癢,忍不住想要這樣做,你覺得有這可能嗎?
阿強:嗯,但他每次都是在我坐在他旁邊的時候就這樣做。
我:你們作為同桌,兩人坐在一塊的時間本來就很長,在你沒有坐他旁邊時他可能也會有這樣習慣的行為,而且你坐他旁邊時他是時時刻刻都這樣做嗎?
阿強:也沒有時時刻刻。
我:現在你再想想,你的同桌撓頭皮的行為只是他的個人習慣,而掉頭皮屑是他的個人衛生問題,但他這樣做并不是單獨針對你的,你的情緒還是會像前面那樣憤怒嗎?
阿強:沒有之前那么憤怒了。
同時,我再次對阿強的情緒進行評估,并對阿強的認知和行為的改變需要時間表示理解,但也繼續鼓勵阿強去慢慢嘗試,給予阿強愿意去改變的勇氣和信心。
我在潛意識狀態下找到了阿強的病理性記憶,他在初三的一次上課時,感覺到老師在講課過程中將唾液噴到了他的嘴中。當時阿強覺得特別不舒服,下課后趕緊去漱口,但當天腦海中還是總會出現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后面上課時注意力也難以集中。回家后又多次漱口才得以稍微緩解。我對阿強的病理性記憶進行重組,他焦慮的情緒下降了許多。
記憶重組干預兩個多月后,阿強順利地返回了學校,他的情緒狀態改善和穩定很多,強迫行為也逐漸消退,之后沒再發生。他的眼神有了活力,臉上的笑容也逐漸展現??粗娭饾u融入校園生活,我真心為他感到高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