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19點,大理市、祥云縣、賓川縣三地聯袂獻上的精品文藝展演,在三月街賽馬場的璀璨燈光下震撼啟幕。
本場展演融匯了三地民族藝術的精粹,通過14個精心編排的節目,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生動詮釋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化交融理念。
傳統舞蹈串起民族記憶
祥云縣的花燈舞蹈《十大姐》花燈舞率先點燃現場,姑娘們踏著花燈調的歡快節奏,用歌聲傳遞著對生活的熱愛。
十大姐
大理市的白族舞蹈《金花繡春》《鞭舞春韻》《扎格滋尼》則跳出了白族兒女的勤勞與堅韌,銀飾叮當聲中盡顯新時代大理人建設美麗家園的豪情。
金花繡春
鞭舞春韻
扎格滋尼
賓川縣花燈歌舞《繡荷包》以"一針一線寄相思,一歌一舞傳真情"的藝術化表達,“繡”出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繡荷包
聲樂表演傳遞時代強音
大理市獨唱《緣分天空》在歌手空靈的嗓音中感受這片土地獨有的浪漫與溫情!
緣分天空
賓川縣合唱《紅色豐碑—趙醒吾》組歌以渾厚和聲再現革命崢嶸歲月,歷史回響激蕩人心。
紅色豐碑—趙醒吾
祥云縣歌伴舞《云南美》與《夢尋洱海衛》前者用歌舞描繪彩云之南的絢麗長卷,后者帶領觀眾穿越古今,在歷史文脈中追尋文化的根與魂;獨唱《打歌》歌者用原生態的嗓音,唱出了豪邁,更唱出各族群眾共慶佳節的歡騰。
云南美
夢尋洱海衛
打歌
文化創新激活非遺基因
祥云縣快板書《七彩祥云暖心窩》將鄉村振興故事編成押韻唱詞,竹板脆響間傳遞時代新聲。
七彩祥云暖心窩
大理市民族時裝秀《愛我中華》將扎染、刺繡等傳統工藝與當代剪裁相結合,服飾流動間,更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彰顯。
愛我中華
賓川縣的彝族舞蹈《海稍魚左雀拉》將海稍魚這一地方特色美食以舞蹈的形式進行推介,向大家發出“去賓川吃海稍魚”的誠摯邀請。
海稍魚左雀拉
當謝幕音樂《蒼山歌聲永不落》的旋律響起,全體演員手挽手唱響"洱海月照蒼山雪"的和聲,舞臺上下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將整個演出推向高潮。
大理的蒼山洱海、祥云的花燈、賓川的海稍魚,在節目中化作一個個文化符號,隨著演員們的表演深入人心。三地通過文藝展演搭建起文化橋梁,不僅展示了各自獨特的文化資源,更促進了區域文旅協同發展,為大理州打造“世界級文旅目的地”注入新動能。
接下來還有其他縣份的展演
不要錯過了
【全州精品文藝展演】
活動內容:文藝演出、文旅宣傳推介
活動地點:三月街賽馬場
記者:楊雨 謝華新
編輯:楊潤婷
值周:張輝 胡亞玲
主編:李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