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為說法,示教利喜。——《長阿含經》 示教利喜,是示、教、利、喜之并稱。即佛陀說法教化的方式。 示,是顯示其義,即顯示道理。 顯示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惡法。這是布施波羅蜜,那是戒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還有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教的意思就是教導,教導眾生要去惡從善,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精進修學戒定慧等。利,即獲得義利。 論中說“利者,未得善法味故,心則退沒;為說法引導令出:‘汝莫于因時求果!汝今雖勤苦,果報出時,大得利益!’令其心利,故名利。” 很多人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可能會覺得自己很用功、精進的在修學、行持,但是都毫無收獲,就會生起退心,這時候佛菩薩就會以“利”來開導這類眾生。 眾生從初發心到成就佛果之間,需要不斷地努力用功,聞思正法、修諸功德。 在這修學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種種挫折困難,甚至懷疑自己的修學不會得到結果。但是要知道因果畢竟不虛,一切修行都是功不唐捐,果實的豐收亦須待時節因緣,只要保持信心、堅持努力,菩提種子就會不斷成長,所以在修因的時候“莫于因時求果”。 這樣子以善巧方便開導令眾生發勇猛心,精進修持,獲得法味,即是利。 喜即歡喜,就是隨他所能修行,贊嘆他令他歡喜,繼續努力直至成就道業。 《法華經》中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于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于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于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于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 在生死苦海中,眾生由于根性不同、業力不同,得度因緣亦不同。諸佛菩薩以大悲心,運用種種度生善巧方便皆是為了令眾生行佛所行,證佛所證,令眾生早日成就道業,離苦得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