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過后,山東榮成的海上生產有序展開。
4月15日,在山東省榮成市愛倫灣海洋牧場,漁民在運送收獲的海帶(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楊志禮攝)
4月15日,在山東省榮成市愛倫灣海洋牧場,漁民在收獲海帶(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楊志禮攝)
4月15日,在山東省榮成市石島管理區桑溝灣海域,漁民駕船出海作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李信君 攝)
4月15日,在山東省榮成市石島管理區桑溝灣海域,漁民駕船出海作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李信君 攝)
4月15日,在山東省榮成市石島管理區桑溝灣海域一處碼頭,漁民等待乘船出海開展養殖作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李信君 攝)
4月15日,在山東省榮成市石島管理區桑溝灣海域網箱養殖區,漁民開展養殖作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李信君 攝)
地理科普延伸閱讀
山東榮成:海產進入春忙時季
在山東半島的最東端,有一座被大海深情擁抱的城市——榮成。這里海洋資源豐富,氣候條件適宜,是我國重要的海產養殖區,被譽為“中國海帶之鄉”。連日來,榮成的“海上春耕”全面展開,海洋牧場上養殖船只往來穿梭,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早春耕作景象,海產養殖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海帶養殖:關鍵期的忙碌與突破
當下正值海帶春管的關鍵期,在榮成市俚島鎮俚島灣海洋牧場,養殖工人駕駛船只往來穿梭,開展海帶間割、海帶苗補種、更換浮漂等海上生產作業。榮成煙墩角水產養殖公司分公司養殖員曲寶國介紹:“現在是給海帶提水層的時候,把繩子系短一點,讓海帶能更好地吸收光照,從而長得更好一些。一個架子大概能有100多繩,一個工人一天能干10多條(架子)。”
近年來,榮成市大力推行科技興海、以養興漁,加速實施“海帶疏密工程”,積極探索“淺海多營養層次生態養殖模式”。通過推廣科學養殖技術、優化海帶品種、加強質量監管等措施,海帶品質和產量得到進一步提升。榮成煙墩角水產養殖公司分公司生產科科長曲華軍表示:“我們養出來的海帶呈墨綠色,口感也好,深受廣大顧客的喜愛,像烏江榨菜、四川味聚特等知名品牌,都來我們這采購,干品一年供給量達4000噸。”據統計,2024年,榮成市海帶養殖面積15.9萬畝,總養殖產量占山東省的80%、全國的40%。這些海帶以其肉質厚、口感好、營養豐富等特點,深受國內外市場的歡迎,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成為當地出口創匯的重要農產品之一。
為推動海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榮成市還積極引入現代科技,推動傳統養殖模式向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通過推廣深海養殖、生態養殖等新模式,該市不僅提高了海帶的產量和品質,還有效減少了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多營養層次生態養殖:立體模式的成功實踐
山東省榮成市大力推行科技興海,推廣海洋多層級生態復合養殖新技術,利用不同生物生理、生態的不同特性進行養殖,根據混養品種在棲息水層、食性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互補特點,進行立體生態養殖。在愛倫灣海洋牧場,“淺海多營養層次生態養殖模式”已經成熟落地,通過發展水面、水體、水底的立體養殖,不僅實現了養殖效益的提升,還促進了海洋生態的平衡。
2025年3月10日,山東省榮成市青魚灘海域,工人駕駛船只在養殖區收獲牡蠣(無人機照片),這一場景生動地展現了多營養層次生態養殖的成果。這種立體生態養殖模式有力推動了當地海洋經濟的發展,使榮成市在海產養殖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大風過后:海上生產有序恢復
2025年4月15日,在山東省榮成市愛倫灣海洋牧場,漁民在運送收獲的海帶(無人機照片);在石島管理區桑溝灣海域一處碼頭,漁民等待乘船出海開展養殖作業(無人機照片)。大風過后,山東榮成的海上生產有序展開,這得益于當地完善的海洋生產應急管理體系和養殖工人的豐富經驗。
在面對自然災害等不利因素時,榮成市能夠迅速組織力量,保障海上生產的安全和有序進行。這體現了當地政府和養殖企業對海洋生產的重視和應對能力,也為海產養殖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政策支持與產業規劃:助力海產養殖發展
榮成市在海產養殖產業上的持續創新與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和產業規劃的引導。2023年,榮成市海洋發展局統籌推進總投資9.1億元的30多個重點漁業項目,朝陽港和石島灣海岸帶保護修復項目、煙墩角水產現代漁業園區等23個項目完成驗收。成功爭取總投資4.53億元、中央補助資金3億元的桑溝灣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為近年來全市獲得獎補資金最大的單體公益性工程項目。
2025年,威海市進一步強化科技、改革雙輪驅動,全面推進《威海市海洋種業發展規劃(2022—2035年)》落實落地,力爭水產種業產能突破700億單位,產值30億元以上,保持在全省、全國的領先地位。組織實施15個水產種業提升項目,因地制宜高標準建設榮成尋山、虎山,文登澤庫,乳山徐家等現代水產種業園區,實現水產種業的可持續發展。
榮成市還深入實施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推廣行動、養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廣行動、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行動和水產種業質量提升行動等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大力推廣淺海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模式,狠抓水產品用藥監管,扎實開展生產、用藥、銷售“三項記錄”檢查,加強源頭管控,并持續開展水產種業質量提升行動,建成全國首家政府主導的公益性海帶種質資源庫,保存海帶優質種質資源500余份,全市年可繁育海參、鮑魚、扇貝、海帶等各類優質苗種200億單位,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海洋種業基地。
山東榮成的海產養殖在有序開展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從海帶養殖的關鍵期忙碌,到多營養層次生態養殖的成功實踐,再到大風過后海上生產的有序恢復,以及政策支持和產業規劃的有力推動,都彰顯了榮成市在海產養殖領域的實力和潛力。未來,榮成市將繼續依托豐富的海洋資源和先進的養殖技術,推動海產養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為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程家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