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最近的川普太能折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讓人們暫時忘了關注俄烏戰火和巴以戰爭。
但是老鐵們發現了沒有?現在的老川普對俄烏停火閉口不提了。因為在美國調停之下的俄烏戰爭非戰沒能停止,反而越來越惡化了。
2025年4月13日凌晨,烏克蘭東北部重鎮蘇梅市被劇烈爆炸聲撕裂。兩枚俄軍"伊斯坎德爾-M"戰術導彈劃破夜空,精準命中市中心一棟正在召開軍事會議的大樓。這座由北約和烏克蘭情報官員組成的"聯合指揮中心"瞬間被炸塌。
這不是普通的軍事打擊——俄羅斯國防部事后證實,此次行動炸死包括北約軍官、烏克蘭情報總局高官在內的多名高級官員,這是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北約官員傷亡最慘重的一次襲擊,也徹底撕開了西方"代理人戰爭"的遮羞布。
在庫爾斯克失利之后,俄軍反守為攻攻入了蘇梅地區,而大批北約雇傭兵以及烏克蘭軍隊在蘇北嚴防死守,俄烏雙方在蘇梅擺下戰場,這次俄軍突襲北約以及烏克蘭情報部門開會的大樓。就是在向北約和烏克蘭釋放強烈信號。這種"斬首+震懾"的組合拳,徹底打亂了烏軍的作戰節奏。
蘇梅大樓遇襲并非偶然。根據俄羅斯媒體披露,當天會議的核心議題是"如何利用F-16戰機扭轉戰局"。就在會議進行時,俄軍無人機已在會場盤旋,將坐標實時傳回指揮中心。軍事專家分析,"北約的加密通訊在俄軍面前形同虛設,這是一場教科書級的情報戰!
更諷刺的是,會議結束僅15分鐘,兩枚導彈就從天而降。烏克蘭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僥幸逃生,但他的副手和多名北約顧問被埋在廢墟中。這一仗,俄軍不僅消滅了烏軍指揮中樞,更向西方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任何介入烏克蘭的勢力,都將付出慘痛代價。
俄羅斯這一次之所以痛下殺手,是因為歐洲繼續"火上澆油"拱火戰爭。比利時宣布,未來五年每年向烏克蘭提供10億歐元軍事援助,并在烏境內聯合生產武器;法國總統馬克龍緊隨其后,追加21億美元軍援;荷蘭、瑞典等國也紛紛加碼。歐盟甚至計劃將"歐洲和平基金"規模擴大至200億歐元,試圖彌補美國削減援助的缺口。
但歐洲的"豪賭"面臨致命缺陷:其軍工產能遠不及美國,且內部矛盾重重。德國綠黨要求將凍結的俄資產用于援烏,波蘭卻偷偷向烏提供"豹2"坦克生產線——這種各自為政的援助,反而讓烏克蘭陷入"裝備萬國牌,后勤一團糟"的困境。
在俄軍的猛攻下,烏克蘭苦心經營的庫爾斯克防線瀕臨崩潰。4月9日,俄軍宣布完全收復庫爾斯克州,烏軍殘部被迫向蘇梅逃竄,俄羅斯大軍乘勝追擊殺進蘇梅。
但澤連斯基不甘心失敗。4月11日,烏軍對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州發動"報復性襲擊",用無人機和火箭彈攻擊能源設施,導致600多戶家庭斷電。這種"以戰止戰"的策略,反而激怒了普京。俄軍次日就對別爾哥羅德邊境實施"地毯式轟炸",FAB-3000巨型炸彈將烏軍集結點夷為平地。
美國總統特朗普曾信誓旦旦:"4月20日前,我將讓俄烏戰爭徹底結束!"但現實狠狠打了他的臉。3月18日美俄元首通話后,普京表面同意停火,實則加速軍事部署;澤連斯基則利用談判窗口期,向歐洲索要更多武器。也宣告停火計劃破產。
更尷尬的是,特朗普的"停火承諾"淪為國際笑柄。歐盟外交負責人卡拉斯怒斥:"俄羅斯用導彈證明了其對和平的蔑視!而特朗普只能在社交媒體上抱怨:"普京根本不聽我的!"
俄外長拉夫羅夫直言:"美國的調解毫無誠意。"澤連斯基則私下抱怨:"特朗普的停火就是給俄羅斯送時間。"
更嚴重的是,美國的信譽正在崩塌。土耳其原定4月15日主持的黑海停火會議,因俄羅斯拒絕參會而流產;朝鮮、伊朗等國則趁機擴大對俄軍援,形成"反西方聯盟"。國際秩序的裂縫,正在俄烏戰火中越撕越大。
當4月20日的停火期限臨近,俄烏戰場卻迎來最血腥的時刻。歐洲的武器仍在源源不斷流入烏克蘭,這場戰爭,正在吞噬人類最后的理性。當蘇梅的戰火越燒越旺,當別爾哥羅德的夜空被火光 染紅,而特朗普的停火承諾,早已被導彈炸得粉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