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文君
自來水搶修地點離停放的搶修車有一段距離,這中間有一處老宅,被河塘三面圍繞。我路過時隱約聽到好像有神秘的聲音從里面傳來,好奇心驅使我脫離了搶修隊伍,拐進了這條臨河傍屋的小路。岸邊竹林相依,河里水葫蘆漂蕩,路面有暴露的樹根。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一場意外的救援正在等著我。
眼前保存還算完整的老建筑,頗似我家宅子舊時模樣。我仔細打量著,油然生出一種回家的感覺。
那種聲音再一次響起,把我的思緒拉了回來。憑聽覺,這里離出聲地點還有一點距離。環顧四周,沒有人。一股莫名的擔憂,涌上心頭。
透過竹木縫隙,看到原本應該平靜的水面,泛著波浪,波紋不斷從遠處朝這邊涌過來。繼續往前走,聲音清晰起來,竟是呼救聲。一位老太太在水中間,不斷掙扎,朝向河岸,頭頸部露出水面,雙手伸向岸邊的桃樹枝,但就是夠不著,深深的淤泥又固定了她的雙腳,可以想象這時的她有多絕望。
當我們目光相接的瞬間,老太太如釋重負地放松了下來。那眼神,怎么看著有點像我的母親。
不由想起了小時候,母親在水埠頭洗衣服,我在旁邊玩水,一不小心,滑進了深水區。在沉下去的那一刻,我想到了喊媽媽,但是除了“咕嘟咕嘟”猛灌河水外,發不出任何聲音。意識到自己快要被淹死了,我本能地將雙手拼命舉起,盼望著媽媽早點看到……
時間不容我作過多的考慮。兒時落水的陰影,讓我不敢貿然下水,只能趴在斜伸出河面的一棵桃樹上,盡量把手伸向老太太。
原來這位老太太在這里種了蔬菜,剛才,一個趔趄,失了重心,眼見得自己慢慢滑進河里。
這地方,住的人少,經過的人更少,況且竹林也有很好的隔音效果,所以老太太的呼救,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我把手努力前伸,終于夠到老太太的手。我感覺像是握到了母親的手。幾十年前,是在水埠頭洗衣服的母親,握住了我的手,給了我重生的機會。
我緊緊拉住老太太的手,將她向岸邊拖,可是老太太不懂得配合。那一刻,自以為四肢發達,身體健碩的我,有了挫敗感。她的羽絨服,泡水太久,撐得很大。在水中,倒不覺著什么,可到了上岸那會兒,拉手又怕她傷筋動骨,只得扯住她衣服。屏住呼吸,身體后傾,我拼盡了全身力氣,將她往岸上拉。好不容易上了岸,累得我連動一下的力氣都沒有了,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就像兒時的我,剛被母親拉出水面,貪婪地張大嘴巴呼吸。
不多久,老太太心緒平穩了,很熱情,一定要留我吃飯。我笑著回絕了,但這樣的話,很是受用,心頭又是一暖。
老太太換衣離去,我趕去工作。這短暫的交集,是生命相遇的溫暖,也是善良傳遞的契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