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全球領先的公鏈平臺波場TRON,宣布其全球用戶突破3億。
與此同時,其創始人孫宇晨也又一次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孫宇晨不僅繼馬云之后登上了《福布斯》全球封面,還把加密行業的“支付寶”波場TRON,推到了全球第一的位置。
十年前,孫宇晨跨入湖畔大學的校門。
十年后,恰逢湖畔大學十周年紀念日。
孫宇晨在社交媒體上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湖畔這十年,我沒有辜負。未來十年,波場TRON將繼續砥礪前行,推動區塊鏈技術重塑全球金融格局。”
1
湖畔啟航
又一傳奇由此開篇
1999年大年初五,湖畔花園16棟的第三層,一個在中國創業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動員大會在這里召開。
18個人、50萬元啟動資金,最終,成就了阿里巴巴的傳奇。
從1688,到淘寶,再到支付寶、釘釘,阿里巴巴的支柱性業務,基本上都是從湖畔花園孵化而出。
這個阿里巴巴的初創之地,對于馬老師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
“湖畔”之于阿里巴巴,就像“車庫”之于蘋果、亞馬遜、迪斯尼、惠普、福特……代表了一種中國式的草根創業精神。
因此,當馬老師有了創辦民企自己的學校的想法時,才會以“湖畔”來命名,期望能在這里埋下一顆顆種子,收獲出更多的創業人才。
而孫宇晨,恰逢其時。
拿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考上北大中文系,再轉到了歷史系……“當一個人學會了自由選擇,知道了自由選擇的代價,并愿意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他便成年了。”當同齡人還在象牙塔里撒歡的時候,孫宇晨已經選擇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拋下文藝青年的過往,孫宇晨開始走上了一條務實到近乎冷酷的「賺錢」道路。他選擇了當時還不為人知的區塊鏈行業。
2015年,區塊鏈行業在中國還處于萌芽狀態,孫宇晨選擇回國抓住這一機遇。
而湖畔這塊樂土,讓他如魚得水,也讓他收獲滿滿。
在他看來,湖畔大學更深刻的本質——屬于創業者的學校。“這是創業者抱團取暖之所,而非聚集達官顯貴之地。比如我們課程一期是柳傳志先生主講,他就告訴我們,創始人永遠是孤獨和痛苦的,很多話都是創始人互訴衷腸才有共鳴,這是屬于創業者的話題。”
孫宇晨在湖畔大學的畢業論文就是《分散式互聯網的誕生》。
馬老師曾在湖畔大學的公開課上談到創立湖畔大學的初衷:為市場立心,為商人立命,為改革開放繼新學,為新經濟開新篇。
而孫宇晨,作為湖畔大學首屆學員,成為其中最獨特的那一個。
從馬老師手上接過畢業證書的那一刻,新的探索和傳承已經開啟。
2
傳承并創新
波場重塑全球支付的未來
時至今日,波場TRON承載了全球穩定幣市場超30%交易量,日均結算突破百億美元,結算速度較傳統金融提升逾百倍。
站上《福布斯》全球封面的孫宇晨,他的波場TRON已經成為了行業內數一數二的領頭羊。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期間,孫宇晨就曾深度參與Ripple Labs早期生態建設,或許是這段經歷為其植入了“區塊鏈改變金融霸權”的原始技術理想。
2018年5月31日,波場TRON正式上線主網。
孫宇晨的初衷,就是想要打造“下一代全球互聯網及金融基礎設施”。
波場TRON的底層區塊鏈技術,以其高吞吐量、可擴展性和高可靠性而聞名。這為波場TRON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2019年,與Tether的戰略合作成為了波場TRON的重要里程碑。USDT(一種跟美元掛鉤的穩定幣)在波場TRON的部署開啟了高效結算新紀元,交易效率大幅提升。
作為由Tether公司創建的Tether幣,USDT是最早和最大的穩定幣,目前總市值達到了1400億美元。
雙方達成合作之后,Tether于波場TRON,發行了TRC-20版本的USDT。
相比當時其它的幾個發行USDT的主網格式,波場TRON的到賬時間只需要幾分鐘。
孫宇晨更是親身下場,在社媒上為TRC20-USDT“代言”,助推波場TRON向穩定幣公鏈“頭號交椅”的位置發起挑戰。
同時,波場TRON還獲得了“小伙伴”們的鼎力相助:Binance、OK、火幣等多家交易平臺相繼宣布支持TRC20-USDT。
隨著全球金融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國際局勢的變化,更便于計算、交割款項、實現跨境跨平臺支付的穩定幣的需求,越來越得到了凸顯。
時至今日,國際金融市場上,很大一部分USDT的轉賬需求都由波場TRON來滿足。
讓我們再回頭看一看波場TRON成長的時間線,2022年,波場TRON又迎來了一次大突破。協議優化后,交易速度和安全性都上了一個新臺階。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2024年8月,波場TRON聯合Tether和TRM Labs成立了一個“超級戰隊”——T3 FCU,專門打擊區塊鏈領域的金融犯罪。盡管涉及加密貨幣的非法行為在規模和頻率上相較于傳統金融領域顯得極小,但T3 FCU的存在將確保這些行為得到及時有效的打擊,為投資者和行業創造一個更加安全、透明的環境。
在孫宇晨看來,波場TRON不僅是一個技術平臺,更是一個致力于實現去中心化、自由化和公平化的互聯網愿景的社區。他希望通過波場TRON,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區塊鏈技術帶來的便利和價值,讓每個人都能成為互聯網和金融的參與者和貢獻者。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波場TRON還不斷引入智能合約、去中心化金融(DeFi)以及穩定幣等一系列前沿技術和理念,深度挖掘區塊鏈技術的潛在價值。
時至今日,區塊鏈技術正逐步從數字貨幣領域拓展至金融、供應鏈、政務、醫療等多個行業。而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區塊鏈能夠消除傳統金融體系的國界壁壘,推動全球范圍內的價值流通與資產交互。
截至2025年2月,TRC20-USDT發行總量已達637億枚,占據USDT全球總供應量的44.7%。這說明波場TRON在穩定幣領域的地位越來越穩。
在孫宇晨引領之下,波場TRON正在通過構建適配多領域需求的智能合約體系,推動分布式賬本技術從加密資產領域,向更廣泛的商業服務領域延伸。這種技術賦能路徑正在驗證其戰略構想——當用戶在海外購物平臺完成支付,或企業在跨境貿易中處理賬款時,其資金流轉可能正通過波場TRON的智能合約系統自動執行。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在支付領域,TRC20-USDT穩定幣,會成為全球范圍內廣受歡迎的跨境支付工具之一了。
其為國際間的支付往來、跨境貿易活動以及個人的匯款業務,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解決方案。
而這種無形卻真實存在的技術支撐,標志著區塊鏈應用正逐步融入現代經濟體系的毛細血管。
2025年4月12日,波場TRON宣布其區塊鏈賬戶數量正式突破3億大關。
“全球收、全球付、全球匯”,馬老師曾經的愿景,以另外一種方式實現了。
2015年,孫宇晨的馬老師,登上了《福布斯》封面。
2025年,輪到了他。
在孫宇晨看來,“十年后,斗轉星移,世事變幻,唯一不變的是傳承,堅守與建設。十年了,一切都才剛剛開始。”
“從湖畔大學走來,我始終銘記馬云校長的教誨:創業不僅是做生意,更是改變世界。”
加密行業歷史上,有四位曾經登上過《福布斯》全球封面。他們是幣安創始人趙長鵬、Coinbase創始人Brian Armstrong、FTX創始人Sam Bankman-Fried以及MicroStrategy首席執行官Michael Saylor。
而第五位行業領軍者孫宇晨,則以公鏈技術創新者的身份打破了“慣例”。他帶領波場TRON從底層協議出發,構建了一個覆蓋支付、DeFi、NFT等多領域的生態系統。
登上《福布斯》,就如同當年走出湖畔大學一樣,是孫宇晨前進之路上的一個新里程碑。
接下來新的十年,他期望能通過波場TRON和區塊鏈,連接起全球的用戶、開發者、創新者,甚至是那些被傳統體系忽視的人群。
“波場TRON的每一步都在為Web3奠定規則,我們的目標是讓去中心化技術惠及全球更多用戶。”
這顆萌芽于“湖畔”的種子,最終,結出了影響全球支付未來的“碩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