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來讀《明史》,發現有位怪杰,他棄王不就,回歸山林,研究音律?!吨袊ㄊ贰返臍v史學家沒有虧待他,將他與李時珍各列一章。他的名字叫朱載堉。
朱載堉寫過一首《十不足》的詩:“逐日奔忙只為饑,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卻嫌房屋低。蓋了高樓并大廈,床前缺少美貌妻。嬌妻美妾都娶下,又慮出門沒馬騎。將錢買下高頭馬,馬前馬后少跟隨。家人招下十數個,有錢沒勢被人欺。一銓銓到知縣位,又說官小職位卑。一攀攀到閣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朝南面做天下,想與神仙下象棋。洞賓陪他把棋下,又問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閻王發牌鬼來催。”十不足,說到底都是貪心不足,讓人變成了欲望的奴隸。
朱載堉寫《十不足》,自己反其道而行之,成為一位明代偉大的律學家、音樂家、科學家。但是,世人對他知之不多。
朱載堉是朱元璋的九世孫。15歲時,因皇族之間的權力紛爭,其父朱厚烷被陷入獄。1567年,朱厚烷被隆慶皇帝赦免,34歲的朱載堉重回榮華富貴的生活,但他的價值觀已經完全改變。他看透了官場的紛爭和腐敗,決心不做鄭王,上疏七道,辭爵歸里,在山里蓋了幾間房子,潛心著書,做科學研究。朱載堉是明代的“陳景潤”。他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音律、歷法、數學、物理計量、樂器制造等各門學科上,著有《樂律全書》等30余部書。
朱載堉最大的貢獻是創建了十二平均律。這個理論被廣泛應用在世界各國的鍵盤樂器上,包括鋼琴。所以,朱載堉被譽為“鋼琴理論的鼻祖”。早在萬歷十二年,在十二平均律未出現前,世界上任何一種樂器在演奏中都不能解決八個音調的轉調難題。朱載堉自制了一個長一點七八、有八十一檔的雙排大算盤,運用高等數學的嚴密邏輯計算,成功解決了這個困擾世界兩千多年的難題,比世界上運用此法計算的荷蘭物理數學家斯蒂芬、法國的默森早了數十年。這一發現是音樂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果把巴赫稱為“鋼琴之父”,朱載堉則可稱為“鋼琴之祖”。
如果沒有十二平均律,帕瓦羅蒂的《我的太陽》今天就沒法演唱。中國著名的律學家黃翔鵬說:“十二平均律不是一個單項的科研成果,而是涉及古代計量科學、數學、物理學中的音樂聲學,縱貫中國樂律學史,旁及天文歷算并密切相關于音樂藝術實踐的、博大精深的成果?!痹凇吨燧d堉——明代的科學和藝術巨星》一書中,戴念祖引用了德國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的話:“在中國人中,有一個王子叫朱載堉的,倡導七聲音階。把八度分成十二個半音以及變調的方法,這是一個天才的發明?!?/p>
十二平均律是音樂學和音樂物理學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學史上的一大發明,很多中外學者尊崇他為“東方文藝復興式的圣人”、“百科全書式的偉人”。
稱他“百科全書式的偉人”,的確一點不為過。朱載堉不僅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和科學家,還是一位樂器制造家。他精心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定音樂器——弦準,把十二平均律的理論推廣到音樂實踐中,制作了三十六支銅制律管,每管表示一律。朱載堉還進行開平方、開立方的計算,提出了“異徑管說”,并以此為據,設計并制造出弦準和律管。比利時布魯塞爾樂器博物館館長馬榮經過20年的研究,才復制了其中的兩支律管。他說:“這樣偉大的發明,只有聰明的中國人才能做得出。”
此外,朱載堉首創利用珠算進行開平方,研究出了數列等式,在世界上最早解答了已知等比數列的首項、末項和項數,解決了不同進位制的小數換算,其中某些演算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歐洲人贊嘆并實踐朱載堉的發明,但在中國,他的創造長時期被束之高閣。翻開任何一本歷史教科書,無論是小學的或是中學的,都很容易看到李時珍、湯顯祖、徐霞客、徐光啟的成就,而鮮少看到朱載堉的名字。于是李約瑟博士說:“這真是不可思議的諷刺?!?/p>
為應對李約瑟博士的諷刺,我特作此短文,為之一紀。請注意:在中國明代,有超越巴赫的“鋼琴之祖”朱載堉,也有陳景潤式的數學家朱載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