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翰烽/文
據中國新聞周刊日前報道,呂德文在多地調研發現,由于“過度留痕”的工作要求,幾乎每個鄉鎮、每個村都要找一個專門寫文字材料的人。
某小學教師說,“網絡防詐、防溺水、用火用電安全、交通安全等都需要老師教導,老師要對這些教導內容做記錄,并且這種教導和記錄不是一次性的,可能每隔兩個星期就要重申一下,然后反復記錄”。此外,學校要求這些記錄全部由教師手寫。
在“過度留痕”的要求下,不少“痕跡”實際是通過造假完成的。南部某村一名村干部說,村里有一些土地已經難以恢復,卻仍要恢復并拍照留痕,無奈只能作假。“有些農田是靠海的,過去海水倒灌不那么嚴重,但是現在海水倒灌嚴重了,土壤改變、水質改變,已經種植不了了,怎么恢復?沒辦法,還是用挖土機去整地,然后一排一排插上番薯。” 為了拍照留痕,村里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最近一次翻整土地、插番薯就花費了大約10萬元。
可以說,無論是在機關,還是在鄉村,恐怕都有不少人困于“留痕”當中。而這樣的“留痕”,不僅是嚴格按照上級有關規定程序流程,而且還可能陷入內卷之中,以至于有的地方和單位“留痕”都能留出新高度、新花樣。
其實,大家都能認識到“過度留痕”的危害,也能識別什么是“過度留痕”,但是想要徹底根治這種“過度留痕”,卻還是有些難度。
一者:避責。這可能是最直接的因素,特別是有些會議、活動方面的記錄、拍照,明顯就是如此。正如前述教師所說,假如學生在學校出了什么問題,比如在學校里摔倒磕碰了,或者是坐電瓶車上學時沒戴頭盔出了問題,家長來問責學校,學校就可以拿出手寫記錄,證明學校就這些事情教導過學生。
對避責影響最大的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檢查考核;另一種是問責追責。這兩種都可能對“留痕”提出要求。雖然說強調不以“留痕”為主要依據,但一旦有了什么問題,完全沒有“留痕”,恐怕也是有嘴說不清,而有了“留痕”之后,至少可以提供。這也是當前一些基層干部仍然自我加壓“留痕”的心理寫照。
二者:懶政。主要表現為一些檢查、監督、管理等方面的懶政。也就是說,為了自己更為省事,一些檢查者、監督者、管理者,往往都要求被檢查監督管理的對象自己提供相應佐證。
比如做了什么工作,要自證做了;比如發現某某問題,要自證沒問題。這樣的自證,對于檢查監督管理者來說,當然就會簡單、舒服得多,只需要被檢查監督者拿出來即可,如果拿不出來,就可能是個問題。這也是為什么一些檢查監督管理喜歡坐在室內看臺賬資料?
三者:政績。關于“過度留痕”,對于熱衷于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者來說,覺得是一種“政績”。比如,某某工作如果有很多的“留痕”,有的上級就會覺得自己的工作部署在基層得到了落實,自己提的要求是正確的、有創意的。還有,作為有的基層,也會想著以“留痕”的政績來向上邀功請賞。
如此,“留痕”成為一項專門工作。文字材料工作也成為一項專門負擔。
其實,真正的“留痕”本是落實工作的痕跡,本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數據。然而,在一些地方和單位,因為“過度留痕”制造了不少數據垃圾,特別是那些弄虛作假的數據,不僅增加了基層負擔,而且讓工作脫實向虛、助長形式主義,還會大大干擾正確科學的決策、脫離群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