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汽車制造商們開始熱衷于頻繁更新產品。似乎不跟緊節奏,最終只能面臨“出局”的結果,只要不參與內卷,就會成為內卷的犧牲品。
但是,對于汽車這種在生活中具有較高價值屬性的大宗商品,卻從來沒有被消費者當成過“快消品”。
大多數消費者購入一款新車之后,都希望能經久耐用,為自己和家庭創造全生命周期的價值,而非曇花一現,過眼云煙。因此,在企業集中互卷新奇配置和價格的產業背景下,一汽-大眾并未盲目追隨,而是回歸到人、車、生活的根本邏輯上去,用“質保”兩個字給消費者吃下一顆定心丸。
從3月21日一汽-大眾發布攬境和攬巡整車終身質保政策后,緊接著在4月12日又推出全系燃油SUV“雙終身”質保政策。什么是“雙終身”?其實就是整車終身質保+原裝備件終身質保,直接覆蓋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十大核心系統,而且終身保障不受年限、里程限制,全國聯保。
作為深耕中國市場的德系典范,一汽-大眾此時推出的這項政策絕不能理解為簡單的售后舉措,而實則是一汽-大眾對產品質量和服務的堅定承諾,以及其“長期主義”和“利他主義”價值觀的落地體現。
一汽-大眾“質保”理念,實則是市場剛需
并不是每一家汽車企業都敢提出“終身質保”。或者說,在新能源智能化為主導的市場環境下,很多汽車制造商不愿意提到這個敏感的話題。
進入車市轉型期后,新生企業一批又一批的站起來,又一批批的倒下去,在腳跟還沒站穩的時候,談質保就更像天方夜譚。
但是,汽車質保恰恰也構成了消費者購車過程中的一個關鍵交易因素,因為質保往往與用車成本息息相關。
如果在廠商提供質保的情況下,涉及到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核心部件需要維修和更換的時候,車主可以免費享受服務。這樣一來,車輛使用過程中的突發性維修成本將大幅降低。尤其對于一些高維修費用的部件,質保可以給車主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而像一汽-大眾推出的終身質保,則意味著消費者自購車之日起都將免除對日常維護成本的后顧之憂。反過來說,如果沒有質保,將進一步增加用戶后續隱形的用車成本。
不僅如此,質保政策也通常關系到用戶對品牌的信心,這種信心會直接演化為對品牌的忠誠度,甚至一定程度上對復購率形成正面的影響,久而久之將產生巨大的品牌勢能。
34年來,一汽-大眾正是靠著良好的口碑,贏得了3000萬用戶的充分信賴,曾在中國市場久居銷冠,是燃油車市場真正的“扛把子”。
不止是汽車行業,一些成功的國際化品牌也在重復論證著這一邏輯。比如家居行業中的宜家,大部分家具類產品都提供10年質保,消費者買回不滿意的商品365天可退換。如此一來,用戶的自由度更高,不受交易規則挾制。
需要注意的是,這不僅是商業模式的成功,也是心理戰術的成功。靠著強大服務支撐,宜家在中國市場頗受用戶喜愛,更一定程度上倒逼“對家”提升售后服務質量。
一汽-大眾同樣深諳此道。面對當前的市場競爭,一汽-大眾開始進行徹底的意識轉變。從“用戶”向“客戶”,從“產品”向“商品”,從“促銷”向“營銷”,從“價格”向“價值”。不再是簡單的B端思維,而是一切面向用戶的C端思維。無論是研發、生產、銷售、還是最終服務,都指向一個核心,就是用戶。
用戶看重品質,一汽-大眾就將品質當做最大的豪華,將安全當做造車的底線。這一競爭思路的變化不僅成為應對行業競爭的“良策”,也為整個市場起到了表率作用。
永遠比對手多做一點,源于一汽-大眾的反卷思考
中國有句俗語“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兒”。換句話說,能“攬瓷器活兒”,說明手有金剛鉆。在鮮少有企業提出終身質保的情況下,一汽-大眾此次對全系燃油SUV提出雙質保政策背后,正是出于對產品品質、和服務品質的十足把握。
最開始的制造環節,一汽-大眾就將品質牢牢刻在每項工序的毛細血管上,從沖壓、焊裝、涂裝、到總裝無一例外。
在“六序成型”的沖壓工藝下,一汽-大眾工廠每3.3秒就能誕生一個沖壓件,搭配人類發絲直徑十分之一精度的微米級模具,且全系采用厚度0.7mm以上電鍍鋅鋼板,在模具精度和零件尺寸的穩定性上普遍優于競品。
焊接強度也要比普通點焊工藝提升30%,關鍵部位還采用了1000MPa以上熱成型特高強度鋼,加上128米涂膠長度,整車封閉性和穩定性都大大提升。
此外,在涂裝環節中,五重防護加空腔灌蠟技術能實現三年不銹蝕、十二年不銹穿,整體車身匹配精度更能達到±0.5mm,相比于一些“逢雨漏雨”的車型,一汽-大眾從一開始就杜絕了隱患,積累了抗造、耐造的產品基因。
但一汽-大眾認為自己覺得過關了還不算,要平等的站在用戶的角度,將所有可能面臨的實際用車場景,全部在一汽-大眾的產品上“走一遍”,才算達到可靠的標準。
對用戶使用頻率最高的零部件,一汽-大眾以高強度測試挑戰其耐久性。比如,車門要開關超過10萬次,底盤零件要在激烈駕駛的情況下通過30萬公里的考驗。確保每一個細小的零部件都能經受住時間的摧殘。
極端的環境測試則是一汽-大眾給自己設立的又一“難關”。需在覆蓋高溫、高原、高寒、高速和市區等工況的道路上,試驗總計1,930,000km的里程,還要歷時45周的8000公里耐久強化試驗和10萬公里的耐久交變試驗,人可以換,但車不能停。并且需挑戰高溫、高濕、高鹽等惡劣氣候條件,且達到遠超國標的高標準……
德系品質向來有口皆碑,這不是用嘴“吹”出來的,而是靠幾十年如一日的打磨鍛造而來。盡管已經在產品出廠前將能做的都做到最好,但一汽-大眾仍將售后服務作為護航用戶的一道備用屏障。
據了解,在一汽-大眾全國18000+服務團隊中,從業超過10年的接近40%,10年以上經驗的技術經理占比高達60%。且服務團隊綜合實力遠強于行業平均水平,一方面有德國大眾認證體系的加持,另一方面還在16年服務技能大賽中不斷精益求精。
隨著近日“匠·心服務”的品牌服務全面煥新,以及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心喜之旅2.0”行動計劃的啟動,一汽-大眾已經構建起覆蓋產品品質、服務標準、用戶體驗的全維度價值體系。
包括“雙終身”質保政策,以及諸多創新服務舉措在內,一汽-大眾正通過這種提升客戶權益、堅持長期主義和以利他主義為導向的行動,打造值得消費者信賴的汽車品牌。
或許市場仍然處于激烈的內卷之中,但對于一汽-大眾而言,已經以實際行動做出了回應。造車不是一錘子買賣,一汽-大眾要做到的是腳踏實地,久久為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