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特朗普搞出“向全球征稅”的人間大戲,然而美國國債劇烈震蕩險被搞崩,3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飆升至5%以上,引發全球對美元霸權動搖的擔憂。都知道有人在拋美債,然而誰能想到,拋的最猛的竟然是美國的好朋友日本……
據曝,這次“頭號戰犯”是日本農林中央金庫(農林中金)——日本最大的農業金融機構,其拋售美債的背后,既有市場操作的重大失誤,也暗藏著一場關乎國家糧食安全的生死博弈。
日本農林中金被曝以60倍杠桿押注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下降(即做多債券價格)。這一操作本質上是一場“賭國運”的豪賭:若美債利率如預期下降,農林中金將獲得巨額收益;反之則會因杠桿放大損失。然而,特朗普4月初突然宣布對多國加征“對等關稅”,引發市場恐慌,美債收益率從3.9%飆升至4.6%,直接擊穿農林中金的平倉線,迫使其拋售美債以填補虧損。
而且, 這一操作并非農林中金首次“翻車”。2024年,該機構因押注美聯儲大幅降息失敗,已虧損1.9萬億日元(約合130億美元)。此次爆倉后,農林中金新任CEO北林太郎雖否認近期拋售美債,但承認此前已拋售價值12.8萬億日元的歐美債券以規避風險。市場分析認為,農林中金的清倉行為加劇了美債崩盤,甚至被戲稱為“用爆倉拯救世界免于大蕭條”。
更深層的矛盾,源于特朗普政府要求日本開放農產品市場。日本農業長期受農協壟斷控制:農協掌握全國90%的大米流通,農民種植品類、銷售渠道均由其決定,并通過高關稅(如大米進口稅近400%)和嚴苛技術壁壘阻擋外國競爭。這種模式導致日本糧食自給率僅38%,但農協通過抬高糧價(如日本米價是國際市場的3倍)維持既得利益。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直接威脅農協的生存根基。美國要求日本取消農產品進口配額,若成真,廉價美國糧食將沖擊市場,日本自給率或跌至10%,農協對農業的控制權也將瓦解。農協作為自民黨的“鐵票倉”,通過政治獻金(2021-2023年向自民黨捐款1.4億日元)左右政策,甚至在日本2024年大米短缺時阻止政府釋放儲備糧以維穩米價。此次拋售美債,既是報復特朗普的關稅施壓,也是為保衛自身壟斷地位而“殊死一搏”。
農林中金的拋售行為暴露了美日盟友關系的脆弱性。盡管日本政府表態“不會以美債為談判工具”,但市場數據顯示,日本作為美債最大海外持有者(1.079萬億美元),其動向足以撼動全球金融市場。美債崩盤迫使特朗普暫緩關稅政策,但美國9.2萬億美元國債到期的壓力仍未緩解。
日本農協的“背刺”恰恰說明了一件事——即便傳統盟友也不會無條件為美國經濟困境買單。而中國、東盟、歐盟等經濟體加速“去美元化”和區域合作,進一步削弱了單極霸權的基礎。未來,糧食安全與金融自主或成為各國戰略競爭的新焦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