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社消息,伊朗與美國12日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會談,雙方發表聲明均表示會談具有“建設性”。伊朗外交部在聲明中稱,在阿曼調解下,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與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在“相互尊重、建設性”氣氛中就伊朗和平核計劃及解除對伊朗非法制裁等問題交換各自政府的立場。雙方同意在下周進行下一輪會談。
伊朗外交部12日發表聲明說,在阿曼調解下,雙方在“相互尊重、建設性”氣氛中就伊朗和平核計劃及解除對伊朗非法制裁等問題交換各自政府的立場。雙方同意在下周進行下一輪會談。聲明還特別提及,在約兩個半小時的間接談判結束后,雙方代表離開前在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面前進行了數分鐘交談。
會談結束后,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在社交平臺發文說,與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進行了“有建設性和有希望的”間接會談,并對巴德爾的工作表示感謝。
伊朗外長和美國中東特使(資料圖)
從地緣政治現實看,過去一年,伊朗和以色列爆發了兩次對彼此本土的直接軍事打擊,這是兩國在過往歷史中從未出現過的高強度軍事對峙局面。以色列更是對伊朗領導的地區抵抗聯盟進行了致命打擊,導致“什葉派抵抗之弧”出現斷裂,極端情況下伊朗直接下場反擊的可能性陡增。而以色列極右翼多次威脅將對伊朗展開軍事行動,兩國敵意加速積聚,地區緊張態勢呈螺旋狀持續升級。若以色列與伊朗發生大規模武裝沖突,美國被卷入的可能性大增,這是美國需要竭力避免的。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9日對媒體表示,已就伊朗與美國就伊核問題達成協議設定最后期限,如果伊朗不放棄核武器計劃,美國會采取軍事行動。
此前一天,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做出“更具體”的暗示。他在訪問巴拿馬期間對媒體記者表示,美國向位于印度洋的迭戈·加西亞美軍基地部署6架B-2隱形轟炸機。
英國《每日郵報》援引美國科學家聯合會核信息項目主管克里斯滕森的話報道稱,“這是迄今為止美國最大規模的B-2隱形轟炸機前沿部署”。
白宮(資料圖)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東所副所長秦天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采訪時分析說,談判前后態度上的“溫差”,凸顯出美伊雙方對于談判的強烈意愿。
從美國方面來講,主要是受國內的政治訴求、政治需求的影響。特朗普上臺以后,提出了“美國優先”的政策方向。如果現在伊核問題繼續升級的話,會讓美國進一步向中東投入資源,甚至會將美國推向一場新的戰爭,這是特朗普所不愿意見到的。他也不希望因為伊朗問題影響國內優先的政策目標。
美國強調“直接談判”是希望對伊朗進行最大程度的施壓。近期美國不斷在中東加大航母戰斗群、反導系統和高性能戰機等軍事部署,這無疑會對伊朗構成直接的軍事威懾。雖然伊朗是軍事實力不容小覷的地區大國,但是同美國相比,特別是在美國和以色列聯手的局面下,伊朗的實力肯定是居于下風的。因此美國強調和伊朗舉行所謂的“直接談判”,可以更好地利用軍事威懾逼迫伊朗讓步。
伊朗(資料圖)
4月7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與特朗普在白宮會面,并口頭表示支持美伊接觸。但分析人士認為,這并不是以方希望看到的局面。武力威脅、極限施壓沒有出路,展現政治誠意、參與對話協商才是正道。然而,美國要求“去核”與伊朗堅持“主權”對立,加上以色列的強硬立場,此次談判更可能成為“沖突管理”而非“問題解決”的平臺。若談判破裂,中東局勢可能變得更為緊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